AI导读:

12月23日上午,A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银行板块表现抢眼,尤其是国有大行股价创历史新高。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农工建交五大行涨幅均超40%。此外,多家上市银行获重要股东增持,分析师认为银行股基本面预期向好。

12月23日上午,A股三大股指表现分化,上证指数微涨0.21%,而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25%和0.20%。市场整体呈现普跌格局,下跌个股数量超过4500只。然而,在这一背景下,银行板块表现抢眼,尤其是浦发银行涨幅接近5%,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涨幅也均超过2%,且盘中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截至12月23日午间收盘,工商银行报6.75元,涨幅3.37%,建设银行报8.71元,涨幅2.71%,两家银行的股价均刷新了历史记录。同时,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股价也接近历史新高。此外,42只A股上市银行在当天上午全线收涨,其中浦发银行、渝农商行、宁波银行的涨幅均超过3%。

今年以来,国有大行股价表现尤为突出。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午间收盘,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均超过40%,且均超过去年全年涨幅。其中,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的累计涨幅更是超过了50%。

银行股的高股息、高分红属性是股价上涨的重要支撑。据统计,截至12月20日,A股42家上市银行中已有22家公布了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拟派息金额合计超过2500亿元。六大国有大行成为分红的主力军,合计拟分红金额达到2048.23亿元。

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指出,上市银行推进中期分红有利于吸引需要定期现金流的投资者,并助力银行获得更多估值溢价。此外,年末多家上市银行还获得了重要股东的增持,包括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和沪农商行等。

整体来看,年末获大股东集中增持的上市银行中,大多市净率处于低位。例如,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的市净率分别仅为0.33倍和0.46倍。东兴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林瑾璐认为,今年上市银行将走出一轮估值底部提升行情,国有行、股份行及优质中小银行均有望迎来阶段性超额收益行情。

林瑾璐进一步指出,银行股具有后周期的特征,在当前宏观环境下,银行经营层面规模增长保持平稳,息差压力可控,重点领域风险预期改善,基本面预期逐步向好。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