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买入月度最牛/熊股,资产差距惊人
AI导读:
假设2024年初拿着1万块入市,连续买入月度最牛股和最熊股,最终资产差距可达近32亿倍,凸显投资决策的重要性。

设想一个情景:如果在2024年初,我们带着1万元的资金踏入股市,并且每个月都精准地选择当月表现最佳的股票进行投资,那么到了年底,我们的资产会增长到何种程度呢?
按照这一理论模型,即连续买入月度“涨幅王”的策略,我们的初始资金在短短三个月内就会突破10万元大关,四个月后更是惊人地达到100万元。随着时间推移,资产的增长速度愈发迅猛,7月份时我们已经拥有了超过1000万元的财富,9月份更是迈过了1亿元的门槛,到了10月份,资产已经膨胀至10亿元,而到了年末的12月份,我们的资产总额已经高达114亿元,相当于完成了114个“小目标”的壮举。
然而,如果情况反转,我们假设在2024年初连续买入的都是当月表现最差的股票,即月度“跌幅王”,那么我们的资产又会如何变化呢?
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我们的1万元本金在短短一个月内就遭遇了腰斩,到了4月份更是跌破了1000元的关口,7月份时资产已经不足百元,而到了11月份,更是仅剩个位数。截至12月23日收盘,我们的本金几乎化为乌有,只剩下3.61元,与年初相比,资产缩水了99.96%。
这一对比结果令人震惊:连续买入月度最牛股和最熊股,最终资产差距竟然达到了近32亿倍,这无疑是天壤之别。当然,我们必须明确,上述资产变动情况仅存在于理论假设之中,现实中几乎无法实现。但从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投资决策的连续成功或失败,将对我们的资产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因此,投资者在股市交易中必须保持高度的审慎和理性。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