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2月25日,银行股再度爆发,工商银行等四大行股价创历史新高。机构表示,银行股低估值、高股息优势仍在,中期分红成为近期上涨的催化因素。多家机构看好2025年银行股行情。

今日,银行股再度成为市场焦点,掀起了一波涨势!

12月25日,工商银行盘中涨幅超过3%,总市值一度跃升至2.5万亿元大关。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也纷纷上涨,涨幅均超过1%,创下历史新高。银行股以其稳健的回报率和低风险特性,持续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

近期,银行股集体大涨,再次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截至12月24日收盘,银行板块总市值已达到约12.22万亿元,相比年初增加了约3.4万亿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四大行股价均在近期创下历史新高。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指出,银行股上涨的背后,是市场对高胜率和确定性的追求,尤其是对红利低波方向的追逐。同时,ETF、保险等增量资金对银行的较高比重配置,也成为推动银行股上涨的重要动力。保险资金追求长期稳定回报和稳定分红,对银行股尤为青睐。

回顾年内,不同类型的银行股均受到避险资金的追捧。银行股作为传统蓝筹板块,以其高股息、低估值的特点,在市场波动加剧时成为资金的避风港。除了国有大行外,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沪农商行等地方性银行的涨幅也超过60%。

中信证券研报提到,随着12月重要会议的结束,市场对于政策的博弈已告一段落。在人民币大类资产配置框架下,银行股仍将是确定性强的投资方向。年底和年初将是保险开门红增配季,股息高、波动低、经营稳的银行品种预计仍是险资增配的重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银行板块整体低估值、高股息率的特点,对于稳健价值型投资者仍具有吸引力。同时,随着经济的复苏和银行业的转型升级,银行股估值仍有修复空间。

临近年底,银行股的投资者将迎来一场“红包雨”。截至目前,已有22家A股上市银行宣布中期分红或已经中期分红,分红金额超过2500亿元。六大国有银行仍是分红主力军,今年中期拟合计分红高达2048.23亿元。

业内认为,中期分红成为近期银行股上涨的一个催化因素。长江证券研报指出,更高频次的分红回报会带来高流动性价值和确定性更强的现金流,有利于投资者更稳定、长期持有红利型银行股。

展望2025年,多家机构仍看好银行股行情。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预期下,市场利率或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对高股息个股的行情构成支撑。同时,随着经济政策的积极实施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银行估值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均趋于提升。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