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2月25日,银行板块表现强劲,四大国有银行收盘价创历史新高。外资积极参与银行股投资,多家万亿美元级别外资旗下基金大手笔增持中国银行股。银行股分红积极性亦有显著提升,估值回归可期。

12月25日,银行板块表现强劲,四大国有银行收盘价再创历史新高。工商银行股价盘中突破7元/股,市值一度超越中国移动,临近收盘有所回落,但仍收涨2.36%。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涨幅亦在1%以上。同时,港股休市期间,布局港股银行股及红利资产的ETF显著上涨,招商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ETF涨停,收盘涨幅6.94%,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及国泰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ETF等涨幅亦超2%。

今年以来,银行板块持续领跑大盘,行业指数累计涨幅达34.62%,位居申万行业之首,跑赢沪深300约18个百分点,创近十年新高。多家机构指出,银行股连续上涨主要得益于红利因素及估值重塑。

外资亦积极参与银行股投资,多家万亿美元级别外资旗下基金大手笔增持中国银行股。如摩根资产管理旗下基金JPMorgan Funds – China Fund A (acc) – USD,11月大幅增持招商银行A股,加仓幅度达222.71%,持股市值约合人民币6.73亿元。富达国际旗下基金Fidelity Funds - China Focus Fund A-DIST-USD亦重仓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港股。

尽管银行股历来以低估值、高股息著称,但目前仍处于集体破净状态。数据显示,银行股平均市净率为0.62倍,其中民生银行、贵阳银行市净率不足0.4倍。然而,随着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解决控股上市公司长期破净问题,银行板块估值回归可期。

此外,银行股分红积极性亦有显著提升,今年共有22只银行股宣告或已进行中期分红,重庆银行更将进行三季报分红,而去年银行股均仅进行年末分红。其中,工商银行将进行上市以来首次中期分红,分红金额高达511.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