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正式揭晓上证国新科创板国企指数的发布规划,旨在丰富科创板指数主题维度,反映国有企业或国有资本参股企业证券表现,助力投资端改革,推动科技创新。

为了深化科创板指数的主题覆盖范围,并树立央国企硬科技上市公司的投资标杆,上海证券交易所携手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31日正式揭晓了上证国新科创板国企指数的发布规划。该指数精心筛选了科创板中由国有企业或国有资本参股的企业证券,全面反映该类企业的市场表现。

近年来,科创板上市企业的质量显著提升,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科技创新活力四射。央国企作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在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方面肩负重任。科创板中的央企和国企上市公司展现出卓越的“硬科技”实力与强劲的发展动力,成为引领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增强发展新动能的关键力量。

截至2024年底,科创板已有74家国有企业或国有资本参股企业成功上市,总市值高达1.8万亿元,占科创板总市值的27.8%。这些企业不仅研发投入高,过去一年的研发支出占比中位数达到9.44%,远超央国企整体平均水平,彰显了科创板央国企在鼓励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转化、促进新兴产业崛起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它们的盈利能力也十分可观,最新ROE中位数为4.95%,业绩表现优于科创板其他企业。

国新科创国企指数的编制规则严谨,涵盖了科创板所有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参股企业的证券。最新数据显示,该指数样本数量为74只,总市值1.8万亿元,样本总市值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为246亿元和119亿元。从行业分布来看,半导体、机械制造以及航空航天与国防等行业在数量和市值上占据较大比重,其中半导体行业的样本权重高达44%,凸显了国企在芯片等关键科技领域的引领作用。

近年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公司积极响应投资端改革,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不断丰富科创板指数体系。截至2024年底,已发布25条科创板指数,境内外产品跟踪规模超过2800亿元,有效引导资金支持“硬科技”发展,提升了资本市场对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服务水平。此次国新科创板国企指数的推出,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指数体系的多样性,还提升了科创板指数对国企上市公司的覆盖率,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分析工具,在吸引增量资金入市、服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