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新股市场回暖,国货航作为最大IPO上市。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新股发行市场企稳。募资规模下降,超募现象减少。2025年A股IPO活动预计整体平稳,有望实现常态化发行。


12月30日,国货航成功上市,作为本年度最大规模的IPO,为2024年的新股市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下半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回暖趋势,新股发行市场也呈现出明显的企稳态势。

自11月起,科创板迎来了新“国九条”发布后的首家尚未盈利的企业。12月27日,创业板和沪市主板分别迎来了本年度各自板块内的首家IPO企业。而在12月30日晚间,北交所更是一举新增了13家企业的IPO申请。这些动态表明,新股发行市场正在逐步复苏。

截至12月30日,A股市场中共有254家IPO在审企业(含提交注册企业)。其中,北交所数量最多,达到102家;创业板次之,为53家;科创板有22家;沪市主板和深市主板则分别为44家和33家。这些数据反映了新股市场的活跃程度。

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汤哲辉预测,2025年A股IPO活动预计将整体保持平稳,并有望出现改善迹象,逐步实现IPO发行节奏的常态化。资本市场资源要素将继续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中。此外,国务院等部门在2024年发布的文件也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新材料和大数据相关行业企业上市,预计相关行业IPO数量将有所增加。

回顾2024年,A股市场共有100只新股上市,同比下降68.05%。IPO募资规模达到673.53亿元,同比下降81.11%,创下自2015年以来的最低值,但略高于2014年的640.65亿元。在板块分布上,创业板在上市新股数量和募资额方面均保持领先地位。

然而,今年上市的新股募资额普遍不高,百亿级项目缺席。仅有14家企业实现了超募。其中,科创板新股艾罗能源的超募比例最高,该公司是一家光伏储能系统及产品提供商,受储能业务爆发的影响,其实际募集资金远超原计划。

新股超募现象的减少主要源于监管层严把准入关。2024年3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旨在优化发行承销制度,强化新股发行询价定价配售各环节的监管,从严监管高定价超募现象。

随着新股供给量的下降和一级市场询价的趋于理性,破发现象已基本消失,新股不败的“神话”再次在A股市场重现。今年新股上市首日仅有1只破发,即科创板上市的上海合晶。从首日表现来看,年内上市的100只新股平均上涨近252.76%,中位数涨幅近166.79%,较去年平均水平显著提升。

其中,71只新股首日涨幅翻倍,占比达到71%。强邦新材以24.3倍的最大涨幅成为年内的“新股涨幅王”。此外,长联科技、上大股份、铜冠矿建、托普云农等多只新股的首日最大涨幅也在10倍以上。以首日单签最大盈利计算,共有59股首日盈利超1万元,“万元肉签率”近77%。

展望未来,随着宏观经济趋稳、市场信心逐渐回暖以及监管层对市场乱象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A股IPO市场有望分阶段、有节奏地进入复苏期。行业人士预计,2025年IPO审核及发行节奏有望逐步常态化。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指出:“随着宏观经济趋稳和市场信心的回暖,加上监管层对市场乱象治理的阶段性成效以及IPO审核流程的进一步优化,IPO市场有望逐步复苏。这包括在客观评估和把关企业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增加IPO受理数量。”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