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奇瑞汽车在港交所递交IPO申请,其无实控人的股权结构引发市场关注。奇瑞控股通过“股东下沉”消除公司治理问题,青岛五道口参与混改后迅速出售股权,奇瑞汽车管理层成为“当家人”。

【导读】奇瑞IPO迷局:无实控人的上市之路

“蹉跎”多时,奇瑞汽车终于启动IPO,而它已无“实控人”。2月28日,奇瑞汽车在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正式迈出上市第一步。

详尽的申报材料勾勒了奇瑞汽车的完整轮廓,也解答了市场关注的问题:奇瑞汽车无单一一方能够控制公司。奇瑞汽车的控股股东奇瑞控股在2025年1月完成了“股东下沉”,将持有的奇瑞汽车所有股份按比例分配给股东,芜湖投资控股、瑞创、立讯等变为奇瑞汽车的直接股东。

这种“股东下沉”的做法虽然不符合市场普遍认同的公司治理规范,但消除了奇瑞控股原本的公司治理问题,以及奇瑞汽车有控股股东却无法确认实际控制人的问题。芜湖投资控股、瑞创、立讯分别持有奇瑞汽车21.17%、11.51%及16.83%的股权。

回顾历史,2019年青岛五道口成为奇瑞控股、奇瑞汽车的新股东,原本计划实现“双51%”的绝对控股,但最终未能如愿。青岛五道口通过参与混改,协助奇瑞建立更加市场化的激励机制,但最终在2022年4月将所持大部分股份出售,仅保留了少量股权。青岛五道口与奇瑞完成了一次“借股换产”交易,引得奇瑞汽车项目落地青岛。

观察从青岛五道口手中接过股权的各个股东,不难发现其中“熟悉的面孔”,如芜湖瑞博安(后更名为芜湖金斯曼),其合伙人瑞创和睿安穿透后是尹同跃领衔的员工持股平台。奇瑞控股在混改时明确要求投资方不得有除奇瑞之外的整车业务,最终花落青岛五道口。这种操作使得芜湖国资依然持有奇瑞控股相当比例的股份,青岛当地获得了整车项目,管理层的持股也明显增加。

2025年1月完成的“股东下沉”解决了奇瑞汽车上市之路上的最后一个问题——谁在通过奇瑞控股掌管奇瑞汽车。从此,奇瑞汽车在没有实控人的情况下,管理层终于成为“当家人”。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