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政策鼓励上市公司股票回购,优化专项贷款业务细则,降低自有资金比例要求。尽管部分公司已宣布回购计划,但实际操作迟缓。股份回购能传递股价低估信号,优化股本结构,稳定股价,提振投资者信心。

中国的政策环境正积极鼓励上市公司实施股票回购。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及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业务问答口径,对专项贷款业务细则进行了优化,明确传达了加速回购增持再贷款投放的政策信号,旨在更大程度上提振股市。具体措施包括将股票回购贷款所需承担的最低自有资金比例降至10%,即金融机构可为回购增持实际金额的90%提供支持,此举降低了参与门槛,减轻了资金压力,有效激发了上市公司及重要股东进行股票回购和增持的积极性。

此外,国资委新举措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绩效考核体系,倡导以“注销式”回购为导向,激励优质企业开展股份回购。证监会亦重申市值管理的重要性,并鼓励上市公司在完成股份回购后依法注销,以提升投资价值。同时,政策还引导上市公司聚焦主营业务,通过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多种方式提升发展质量。

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1月2日,尽管包括山子高科(000981.SZ)和寒武纪(688256.SH)在内的超过20家企业在2024年国庆节前已宣布有意回购股票,但实际回购数量仍为0。这些公司涉及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多个市场和行业。例如,山子高科在深主板上市,而寒武纪则在科创板。其中,寒武纪股价近三月上涨123.27%,而汤臣倍健则下跌20.27%。

在23家公司中,12家的最新收盘价低于回购价格上限,11家高于上限。这些公司在回购执行上的迟缓可能与市场条件变化、内部财务状况、资本分配优先级、监管要求及公司治理结构变化等多重因素有关。

上市公司积极回购股份具有多重正面效应。首先,可向市场传递股价低估信号,增强投资者信心。回购股份能减少流通股数量,提高每股收益和股价,稳定并提升股价。其次,有助于优化股本结构,提高治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此外,股份回购是稳定股价、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重要手段,相关制度持续优化,回购企业及金额稳中有升。回购行为将减少流通股数量,从供给端提振股价;股份注销后,还能改善EPS、ROE等财务指标。回购行为短期内能明显推动股价上行,中长期也能稳定股价,特别是大规模、回购并注销、估值较低企业的回购行为,对股价提振尤为显著。

股份回购是长期思路的转变,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应重视其长期性。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并注销,对股价无疑具有积极影响,不仅能带来直接的回购买盘,还能减少上市公司总股本,提升每股收益,降低市盈率水平,进一步增强股票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