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1月6日,A股市场延续震荡下行,上证指数一度跌破3200点。机构资金通过ETF积极布局,市场关注投资者情绪变化及调整阶段。尽管有积极信号,但市场企稳仍需时日。机构普遍看好硬科技和内需消费领域。

1月6日,A股市场延续震荡下行趋势,上证指数一度跌破3200点大关,市场情绪趋于谨慎。截至收盘,上证指数微跌0.14%,报收3206.92点,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12%和0.09%,全天市场成交额萎缩至不足1.1万亿元。

近期,大消费板块出现分化,零售与酒类指数领跌,而医药与资源板块则逆市上扬。Wind数据显示,制药、摩托车、钢铁及基本金属等行业指数均实现超过1%的涨幅。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下跌过程中,机构资金通过股票ETF渠道积极布局,1月2日至3日,已上市股票ETF合计获得362.14亿元的净流入,沪深300ETF、中证1000ETF等宽基ETF成为资金追捧的焦点。

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投资者情绪的变化以及市场调整的阶段。尽管A股市场近期连续下跌,但1月6日市场呈现出一些积极信号,如上涨公司家数明显增加,跌停个股数量与涨停个股之间的差距缩小,以及上证指数日K线呈现“十字星”形态,均暗示市场或迎来短期企稳的可能。

业内人士分析,缩量“十字星”形态通常意味着空方力量减弱,多方开始尝试反击。然而,由于市场成交额持续萎缩,这种平衡可能较为脆弱。此外,机构资金的态度也发生微妙变化,近期高股息板块和国债相对强势,反映出机构整体偏保守的投资策略。

民生证券策略研究团队指出,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的“大逆转”行情已进入回吐期,市场交易热度下行,两融活跃度减弱,游资成交额占比回落。同时,退市新规的实施也对小盘股构成一定压力。融资余额的明显下降成为近期小盘股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情绪成为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变量。华西证券策略团队分析,近期融资余额净流出280亿元,为“9·24”行情以来首次明显流出,表明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受到一定影响。然而,IPO募集资金规模仍处于低位,股东净减持未显著扩大,对A股市场流动性形成一定呵护。

机构资金的态度变化也值得关注。近期高股息板块和国债的相对强势表明机构整体偏保守。同时,机构调仓需求也对市场走势产生一定影响。岁末年初跨过考核窗口期以及春节前实体企业流动性需求较大等因素导致市场调整压力增加。

对于市场何时企稳,民生证券策略研究团队认为,两融资金不出现大幅流出且交易活跃度能够稳住是A股市场企稳的必要条件。然而,考虑到个人投资者和游资可能成为后续市场调整过程中的不安定因素,市场企稳仍需时日。

但也有机构认为市场在3200点附近存在较强支撑。财信证券分析师指出,目前A股市场下方即将临近支撑位,上证指数已接近3200点,预计后续市场有望迎来止跌企稳。从估值端看,当前A股市场估值已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增加了市场企稳的概率。

在市场调整阶段,机构资金的动向备受关注。壁虎资本基金经理表示,当前机构资金和投资者更倾向于避险属性强的红利板块。同时,从股票ETF的资金动向看,沪深300ETF、中证1000ETF等宽基ETF成为资金重点加仓方向。

展望未来,机构普遍看好硬科技和内需消费领域。随着积极政策的不断落地实施以及国内经济持续复苏,A股市场有望延续结构性向上行情。机构将根据市场结构性变化进行针对性调整,看好新质生产力中的绩优成长方向以及内需消费、自主可控和并购重组主线。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