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辞别2024年,2025年A股投资大幕开启。多家机构认为,提振消费及企业投资信心政策有望逐步落地,增量资金将持续涌入,消费、医药、科技、高端制造等行业存投资机会,市场风格或更加均衡。

  辞别跌宕起伏的2024年,投资者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25年投资新征程。

  回望2024年,A股市场经历了先抑后扬的历程。特别是在9月24日,一揽子政策“组合拳”出台后,市场投资情绪显著回暖,上证指数全年涨幅达到了12.67%。步入2025年,A股市场的走势备受关注。新的一年里,A股将如何演绎?哪些行业将迎来配置良机?

  多家公募及外资机构对2025年A股市场持乐观态度。尽管开年市场出现震荡,但机构们认为,提振消费及企业投资信心的政策有望逐步落地,同时,各路增量资金也将为A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消费、医药、科技、高端制造等行业,均蕴含着丰富的投资机会。

  消费提振,经济延续复苏态势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内外资机构普遍认为,2025年宏观经济有望延续平稳复苏态势,消费的提振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施罗德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昀指出,科技和消费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复苏的主力军,而地产行业的企稳也将为经济复苏提供重要支撑。此外,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进而提升劳动报酬率,或是提振消费的重要途径。

  博道基金董事长莫泰山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或接近2024年水平,下半年有望看到更多企稳信号,物价低迷的局面也将得到一定修复。同时,他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的基调定为适度宽松,并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内需”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首位,这为全年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汇丰晋信基金则认为,未来财政支出有望提速,尤其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到将提高财政赤字率,这有助于提升库存周期的弹性。叠加化债措施和地方专项债管理机制的优化,从中央到地方将更大力度地通过财政政策支持消费和生产。

  增量资金涌入,资本市场上行

  尽管A股开年即遭遇调整,但内外资机构对2025年市场的总体表现仍持乐观态度。在居民资产配置调整、ETF扩容、外资回流等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机构预计增量资金将持续涌入A股市场,推动资本市场上行。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表示,随着经济复苏,资本市场有望受益。A股将受益于基本面复苏、投资者交易热情及上市公司治理优化等利好因素,呈现震荡偏上行走势。同时,安昀分析称,在政策的引导下,A股市场初步展现出回报股东的特征,估值在全球范围内仍具有吸引力。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3日,2025年以来股票ETF份额增长了274.94亿份,合计吸金逾300亿元。兴业证券在近日发布的研报中认为,A股在2025年有望持续迎来增量资金。一方面,居民财富以及产业资本涌向股市进行再配置的趋势下,A股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增量资金;另一方面,ETF作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增量资金之一,有望在2025年继续贡献主要增量。

  此外,兴业证券还指出,外资对于A股的配置仓位仍处于历史低位。随着A股回暖、经济预期改善、基本面企稳,外资将持续回流中国市场。

  市场风格均衡,行业机会凸显

  在机构看来,2025年市场风格将更加均衡,消费、医药、科技、高端制造等多个行业均存在显著的结构性机会。

  汇丰晋信基金表示,2025年应重点关注三大类机会:一是上游资源品、工业金属、化工等行业受供给约束较强,盈利和估值有望继续修复;二是新能源、通用自动化等先进中游制造行业的供需格局有望改善,企业盈利或迎来量价齐升的局面;三是经济增速换挡之后,以互联网和家电为代表的高分红、高回购公司的估值体系有望重构。

  莫泰山表示,新旧交替中不少结构性机会已经显现,如国产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及AI应用领域中的智能驾驶和智能机器人等,都值得投资者关注。中欧基金则看好受益于政策扶持和技术革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如AI应用、半导体、新能源等。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认为,经济复苏和科技进步是2025年两条重要的投资主线。政府坚定促进经济复苏,相关行业如消费、化工、医药、地产等有望表现良好;同时,科技进步也是社会中长期发展和国家重点投入的方向,相关子行业如AI应用、半导体等发展前景广阔。

  中信保诚基金研究部总监、基金经理吴昊认为,权益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可能围绕几个方向轮动。在风险偏好较低时,资金或增配高股息资产等;在风险偏好提升阶段,资金或增配由事件催化的主题及困境反转资产。当基本面拐点一致预期形成时,内需顺周期中估值处于低位的资产有望获得显著修复。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