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股IPO市场四大信号显现:逐步回升、严监管、资源倾斜、并购重组成趋势
AI导读:
2025年A股IPO市场预计将保持稳步回升态势,但严监管态势不断强化,IPO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并购重组或境外上市成为无法达到新版IPO上市标准企业的理性选择。
2024年,A股市场IPO上市数量仅为100家,同比大幅下滑68.05%,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展望2025年,A股IPO市场将发生哪些重大变化?这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到,经过一系列的调整,A股IPO市场的节奏已逐渐趋于稳定,从IPO受理、过会到上市等各个环节的数据来看,IPO市场正步入稳步回升的阶段。
具体来看,四大信号预示着A股IPO市场的新变化:
首先,IPO市场呈现出逐步回升的态势,但过去高歌猛进的时代已不再重现。自2024年8月以来,每月新上市企业的数量稳定在10家至12家之间,业内人士预测,这一节奏将在2025年得以延续,预计新上市企业家数将在130家至200家之间。中长期来看,在退市企业数量并未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每年200余家新上市企业将成为相对现实的上市速度。
其次,IPO全流程的严监管态势不断强化,现场检查力度和现场督导覆盖面持续扩大。监管层对IPO企业的质量要求愈发严格,重质胜于重量的理念成为IPO市场的新基调。
再者,有限的IPO资源正更多地向业绩优异、高度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具备高分红特征的企业倾斜。自2024年12月以来,IPO受理家数大幅提升,新获受理企业的共同特征是业绩远超上市基准线。
最后,对于无法达到新版IPO上市标准或相较于其他拟IPO企业并无优势的企业而言,选择并购重组或境外上市或许更为理性。证监会主席吴清已公开表态,将进一步提升境外上市的备案效率。

历经一年多调整,A股IPO市场逐渐步入常态化阶段。从上市家数、受理、过会、撤否等数据来看,IPO速度恢复常态的迹象愈发明显。
从新上市企业家数来看,2024年上半年,前5个月每月新股IPO数量在6家以内,但自2024年8月起,这一局面开始悄然改变。8月至12月,每月新上市企业数量分别为10家、11家、10家、10家、12家,且各板块市场均有企业上市。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A股IPO市场大概率将继续保持这一节奏。
从过会家数来看,2024年3月、4月、5月、7月均无企业过会,但自8月以来逐步改善。从撤否家数来看,经历2024年4月12日新“国九条”发布后大量企业集中撤材料的情况后,自当年10月起,每月撤否家数稳定在20家以内。这意味着现行IPO排队企业中无法达到新版上市要求企业的比例已不高。
此外,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IPO市场的全流程严监管态势愈发明显。2021年至2024年,A股新上市企业数量逐年减少,背后是监管对IPO节奏的调控和对IPO企业质量要求的持续加码。
在现场检查方面,检查组对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执业质量进行延伸检查,覆盖面和力度均有所加大。同时,对于拟IPO企业的现场检查力度也进一步加大,现场检查覆盖率不低于拟上市企业的1/3。因现场检查而被罚、被迫撤材料的企业数量众多。
与此同时,IPO市场资源的倾向性也有所加强。有限的IPO资源将重点倾斜于综合质地出色的优质企业,以助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业绩佳、高度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高分红的企业相对更受青睐。
对于无法达到新版IPO上市标准或相较于其他拟IPO企业并无优势的企业而言,并购重组或境外上市成为更为理性的选择。证监会鼓励以产业整合升级为目的的并购重组,并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