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券商投行因投行债券项目等问题频收罚单,问题集中在尽职调查不规范、发行承销不规范、受托管理履职不到位、内部控制不完善。募集资金使用与信息披露是罚单重灾区,但现行项目此类问题已明显减少。同时,还有投行因保荐企业业绩变脸被问责,涉及IPO事项虚假记载收警示函。

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券商投行,正面临严监管的严峻考验。从最新罚单来看,严监管态势没有丝毫减弱。

日前,中泰证券、民生证券、西南证券三家券商,因投行债券项目存在问题,被证监会在同一天内出具罚单。这已是证监会2025年第三次向券商投行开出罚单。

如果将各地证监局的罚单也纳入统计,那么在2025年前50天内,已有9家券商投行收到10份罚单(同一券商、同一问题收多份罚单仅计一次)。

截至2月20日,2025年因投行问题被点名的券商已达九家,包括中泰证券、民生证券、西南证券、华泰联合证券、平安证券、广发证券、东吴证券、宏信证券、华英证券。其中,华英证券被点名两次。

投行罚单涵盖IPO、定增、债券发行等,问题主要集中在尽职调查不规范、发行承销不规范、受托管理履职不到位、内部控制不完善四大方面。此外,持续督导未勤勉尽责也频现罚单。

其中,募集资金使用与信息披露是罚单重灾区。

“不过,自2023年尤其是2024年以来,我们加强了对企业募集资金使用方向、延期情况、闲置问题的关注,并督促企业及时披露信息。当前罚单多为历史问题出清,投行现行项目此类问题已明显减少。”某券商资深保代表示。

2024年,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向券商投行下发的罚单超过50份;而2025年前50天,投行罚单即多达10份。

日前,中泰证券、民生证券、西南证券因投行债券问题同日遭证监会点名,问题涉及尽职调查不充分、受托管理履职不到位等。此外,中泰证券还涉及发行承销不规范,民生证券和西南证券则被指内控把关不严。

上述四类问题非三家独有,而是券商投行普遍问题,也是当前严监管的重点。

尽职调查不规范主要指向发行人偿债能力。比如,中泰证券部分债券项目未充分核查和分析可能影响发行人偿债能力的财务会计信息;民生证券部分项目未充分关注和核查可能影响发行人偿债能力的事项。

“监管当前更加关注发行人偿债能力。投行在项目尽调尤其是债券项目尽调中,需全方位关注发行人偿债能力并详细调查、留足记录。”某券商资深保代表示。

因受托管理履职不到位被罚的券商更多,涉及偿债能力、信息披露、募集资金使用。

募集资金方面,问题包括未持续监督发行人募集资金使用、未有效监督发行人募集资金专户管理等。

此前,募集资金使用存在乱象,2024年监管力度明显加强。违规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违规用于非募投项目等均被罚。

“随着2024年多家上市公司和券商因募集资金问题被罚,目前都颇为重视。伴随历史问题出清,后续因此被点名者将减少。”保代表示。

发行承销不规范问题相对分散。中泰证券被指部分债券项目未充分核查关联方认购情况、未严格管理簿记现场、存在违反公平竞争行为。

内部控制不完善也是券商投行被罚的重要原因。不同券商内控问题严重性各异,轻者体现在个别项目,重者如宏信证券投行内控存在多项缺陷。

“如果说募集资金使用、发行人偿债能力是监管新重点,那么内控问题则是长期监管重点。”保代表示。

此外,还有投行因保荐企业业绩变脸被问责,如广发证券保荐的IPO企业北方长龙上市当年即亏损。

更有券商因涉及IPO事项虚假记载收警示函,如平安证券为昆腾微设计解决方案掩盖真实交易,导致上市申请文件存在虚假记载。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