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将于1月20日正式推出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科创综指),旨在全面反映科创板市场的整体表现。科创综指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科创板指数体系,提升本土指数影响力和竞争力。

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日前联合宣布,将于1月20日正式推出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科创综指)及其对应的价格指数——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科创价格)。科创综指全面纳入科创板中所有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旨在全面、准确地反映科创板市场的整体运行状况。

自2019年7月正式开市以来,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始终保持着平稳运行态势,并成功培育出一批具有新质生产力的企业。截至2024年底,科创板已汇聚58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6.34万亿元,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五年来,科创板实现了对战略新兴产业的全面覆盖,特别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领域,这些行业的合计市值占比高达约90%。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市值占比更是达到了56.8%,成为科创板的中流砥柱。此外,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其他战略新兴领域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占比接近10%。

科创综指作为科创板的重要核心指数之一,与科创50指数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科创综指定位于综合指数,市值覆盖度接近97%,能够全面表征科创板市场的整体表现,同时具备一定的投资功能。相比之下,科创50指数则更侧重于投资功能,选取科创板中的代表性证券作为样本,市值覆盖度为45%。

从市值分布来看,科创综指涵盖了科创板中的大、中、小盘各类证券,样本总市值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为113亿元和51亿元,与科创板整体市场保持一致。而科创50指数则主要聚焦于科创板中的大市值龙头证券,其市值平均和中位数分别为674亿元和370亿元。

在行业分布上,科创综指表现出较为均衡的特点,半导体、电力设备、机械制造和医药等行业在数量和权重上均占有较高比例,其中半导体行业的权重达到了38%。而科创50指数的行业分布则更为集中,半导体行业的权重占比高达62%。

科创综指的推出,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科创板指数体系的多样性,还提升了本土指数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随着指数化投资的不断发展,市场投资者对宽基指数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对覆盖全市场的综合类宽基指数的投资需求也不断增强。科创综指在指数定位、投资属性和指数收益等方面与现有科创板宽基指数存在差异,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科创50指数在发布时作为科创板首条指数,其成交计算方式曾采用科创板整体成交。随着科创综指的推出,上交所计划将科创50指数的成交计算方式变更为实际样本成交,以便投资者更精准地观测科创板龙头公司的成交情况。

业内专家认为,科创综指的推出将进一步完善科创板指数体系,提升宽基指数体系的多样性,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入市,为服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发挥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