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发布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意见,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AI导读: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导思想,聚焦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提出多项具体措施,包括支持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证监会于2月7日正式颁布了《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该意见细致规划了八大板块、十八条具体措施,旨在为资本市场在金融领域的五大核心议题上提供明确指导和基本准则。这些议题聚焦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强调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促使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普惠民生等重大战略领域倾斜。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小舟指出,证监会将细化落实方案,确保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加强与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的协作,压实行业机构责任,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结合实际情况,切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同时,将严厉打击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名进行的违法违规行为,全力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实施意见》着重强调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强化其在创新资本形成和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助力。
在科技金融领域,《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对科技型企业实施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落实“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和股权激励制度,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向早期、小型、长期、硬科技企业投资,并加大多层次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此外,《实施意见》还针对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如丰富资本市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产品制度体系,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满足多元化养老金融需求,以及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在资本市场的应用。
《实施意见》还要求加强行业机构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的服务能力,督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完善定位和治理,加强合规与风险管理。同时,强调提升资本市场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的协同合力,加强与相关部门、地方政府的配合,共同防范风险、强化监管、促进高质量发展。
作为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关键一环,《实施意见》被视为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它运用改革思维和方法,针对“五篇大文章”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等要求,提出了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
在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实施意见》增强了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包括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完善科技型企业信息披露规则、优化新股发行承销机制等。在投资端改革方面,要求落实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推动养老金、保险资金等扩大投资范围。
在多元股权融资和多层次债券市场方面,《实施意见》围绕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作出了多方面安排,包括促进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良性循环、推进北交所和新三板普惠金融试点、推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高质量发展等。
过去一年,证监会在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科技创新的监管体系和市场生态不断完善。一批“硬科技”企业成功登陆A股市场,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提升,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规模持续增长。
同时,资本市场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效。绿色金融方面,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数量大幅增长,绿色公司债券发行规模持续扩大,绿色主题基金快速发展。普惠金融方面,建立了全国股转系统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合作对接机制,便利了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养老金融方面,完善了养老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体系,推动了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国扩展。数字金融方面,开展了“数据要素×资本市场”专项试点,积极探索新技术在资本市场的应用。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