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蛇年首个交易周,Deepseek-R1成为资本市场关键词,带动科技行业价值重估。R1凭借免费、开源等优势,企业级应用路径被打开,从整车厂商到AI医疗应用等领域广泛应用。AI技术的普惠性和可得性成为基本特性,推动社会共赢。

在蛇年首个交易周内,科技板块无疑是资本市场的焦点所在。特别是经过春节长假的充分酝酿,Deepseek系列中的DeepSeek-R1(下文简称R1)成为了市场的主线热点。不仅相关概念股展现出了强劲的走势,就连科创板创业板指数也受到了明显的提振,部分权威机构甚至预测,这一现象或将引发中国科技行业的整体价值重估。股市的热闹景象只是冰山一角,R1凭借免费、开源、强大的推理能力和低成本等诸多优势,在春节假期期间,各大云服务商纷纷宣布上线R1服务,企业级的应用路径也由此豁然开朗。从整车制造商到AI医疗领域,从金融机构延伸至零售行业,接入R1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工具,R1或许不会对各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但其提升工作效率、优化用户体验的潜力却是显而易见的。以智能手机行业为例,由于R1显著降低了算力需求,使得AI大模型得以轻松部署于手机端,有效克服了传统大模型因能耗过高而难以在手机端应用的难题。无论是手机制造商还是芯片供应商,都需要为此做好充分准备。在汽车智能座舱领域,汽车厂商通过将自研大模型与R1进行深度融合,可以大幅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让车辆从“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服务”,从而更精准地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在旅游行业,智能眼镜与R1的结合则为游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讲解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面对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业界普遍存在着两大担忧:一是隐私保护、版权归属、深度造假等安全问题;二是人工智能提高生产效率后可能引发的利益分配不公问题。前者更多地涉及技术和监督管理层面,而后者则主要聚焦于如何缓解AI技术对现有就业结构的冲击。当前,人工智能行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普遍将“落后于人”视为最大的风险,而对于安全和公平性的考量则相对次要。与任何划时代的技术一样,AI要真正改变世界,就必须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普惠性和可得性应是AI技术的基本属性。只有当尽可能多的个人和企业能够便捷地使用AI技术时,AI技术才能为更多个体赋能,从而有效缓解AI技术对大量就业岗位带来的冲击。例如,博物馆的讲解员可能会受到接入大模型的智能眼镜的部分替代,但讲解员同样可以利用大模型来优化讲解内容,使其更加风趣幽默、富有个性,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

将AI的基础功能融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应被视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服务既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企业承担。更多的用户和更丰富的数据反馈将有助于优化AI产品,进一步拓展AI的应用场景,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普惠的AI有助于实现社会共赢,而开放则是推动AI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开放不仅是推动AI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促进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的关键因素。如果AI技术仅被少数企业或少数人掌握和使用,那么其潜力将被极大地浪费。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