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探讨了信用卡市场在发卡量连续下滑背景下的业务转型与升级之路,分析了持卡量下降的原因、银行应对策略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金融科技应用与风控管理的重要性。

“你有多久没有频繁使用信用卡了?”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揭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全国范围内开立的信用卡及借贷合一卡总量达到了7.37亿张,然而这一数字却环比下降了1.51%,标志着该指标已连续八个季度呈现环比负增长态势。

当前,信用卡市场正经历着用户端持卡量减少与银行端业务收缩的双重挑战。信用卡APP的下架与信用卡分中心的关停现象日益增多,成为行业调整的直接体现。

信用卡行业资深专家葛亮分析指出,信用卡持卡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监管政策的推动,要求清理不活跃客户,导致银行存量客户减少;二是市场环境的变化,特别是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后,他们对信贷产品的需求更加注重体验与便捷性,传统信用卡已难以满足这一需求。

面对这一困境,银行信用卡业务如何破局,如何在日益激烈的消费金融领域中稳固其市场地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盲目扩张到理性收缩的转变

数据显示,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信用卡发卡量已连续八个季度下滑。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过去信用卡发行过多,部分银行或金融机构为追求短期利益而滥发信用卡,导致市场上信用卡数量过剩。同时,随着监管政策的加强,银行开始清理睡眠卡,持卡量自然减少。此外,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削弱了用户对实体信用卡的需求。

在坏账方面,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飙升至1216.08亿元,环比增长15.46%,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42%。这一数据反映出信用卡业务在风险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指出,2022年之前,银行信用卡业务整体处于扩张周期,尤其是通过与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合作,不少中小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实现了爆发式增长。然而,在高增长的过程中,部分银行为争抢用户而放松了准入标准,为后续的行业调整埋下了隐患。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银行个贷业务不良率快速反弹,信用卡业务成为重灾区。在此背景下,行业开始主动收缩扩张脚步,持续进行业务清理与规范。

2022年7月,原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被称为“信用卡新规”,其中规定了长期睡眠卡的占比上限,超出后不得新增发卡。这一新规进一步推动了银行清理睡眠卡的进程,客观上也导致了持卡量的下降。

面对市场和行业的变化,银行也在积极调整信用卡业务战略。例如,信用卡权益缩水、关停信用卡分中心等措施成为不少银行的选择。杭州度言软件有限公司市场运营总监陈壕表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银行经营压力的增大,信用卡的开卡礼和卡片权益均有所缩水,导致信用卡的吸引力下降。同时,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崛起也抢夺了部分信用卡客群。

相比互联网金融产品,银行信用卡的获客和运营成本较高,这对其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根据《2024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主题调研报告》显示,信用卡/类信用卡产品线上渠道获客成本为276元、线下渠道获客成本为240元。

陈壕进一步分析指出,一个信用卡分中心往往具备一整套团队,包括营销、信审风控、贷后管理、合规、法务、行政、人事等,维持一个信用卡分中心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银行经营策略的调整,信用卡分中心能带来的整体效益和边际效益却大幅下降。因此,不少银行开始选择依托属地分行和金融科技对客户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精细化运营管理,以提高运营效率、增加客户价值和降低运营成本。

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行正在实施信用卡业务经营模式转型,逐步将信用卡中心分中心业务融入当地分行,充分发挥分行金融服务综合化经营优势,向当地客户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

“老牌军”的应对策略

作为消费金融的“老牌军”,信用卡如何摆脱当前困境,实现业务转型与升级?

葛亮认为,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信用卡业务经营模式需要更加线上化、数字化、高效化。特别是大模型等先进科技的应用,将推动信用卡业务在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上的变革与提升。

从不同银行来看,招商银行信用卡相关负责人表示,信用卡行业正处于“大分化”的新周期中,不同类型银行之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因此,信用卡业务需要在客群经营和风控方面找到突破点。

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相关人士指出,信用卡行业已进入存量经营时代,银行在新户获取方面需要更加关注优质获客。葛亮也强调,信用卡的经营客群较互联网平台经营的客群更加优质,未来专注于优质客群的获客与经营将是银行零售业务的主要抓手。

王蓬博补充道,在一些大额消费、境外消费或需要分期付款的场景中,信用卡仍然具有优势。同时,信用卡通常与各大商户合作,提供丰富的优惠活动,如折扣、返现、积分兑换等,这些优势也是互联网金融产品难以替代的。

在风控管理方面,招商银行信用卡相关负责人指出,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宏观经济的波动,部分客户的收入稳定性与偿债意愿也出现波动。这导致基于协商还款的投诉量攀升,给信用卡业务带来压力。因此,需要从业人员在充分理解债务问题是经济波动带来的正常现象的基础上,推动政府监管部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构建一种现代性的协商方案。

中国银联旗下银联数据发布的《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主题调研报告2024》显示,在已持有信用卡的客群中,人均持卡数量为1.9张,而人均期望持卡量为2.3张。这表明实际持卡量还未达到期望持卡量,信用卡业务整体仍存在增量空间。特别是新生代年轻白领和高净值用户,他们期望持卡量在3张以上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客群。

面对市场环境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银行需要重新定义信用卡业务并调整战略。薛洪言指出,信用卡兼具支付和信贷功能,能够打通用户的资产和负债,无缝嵌入第三方场景,是很多银行进行用户综合经营的重要平台。因此,尽管近年来信用卡业务发展放缓,但商业银行从未降低对信用卡业务的重视程度。展望未来,银行需要转变信用卡运营思路,实现业务的再定位与升级。

对此,葛亮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发挥母行的网点优势,加快信用卡业务从经营单元到管理单元的转型;二是拥抱大模型等前沿科技应用,强化信用卡业务提质增效;三是保持开放心态,精细化客群分层,与外部互联网平台共同经营,实现业务双赢。

信用卡市场趋势图 查看更多信用卡市场分析报告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