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意见》,旨在推动资本市场更好满足多元化养老金融需求,包括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探索放开企业年金个人选择等,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中国证监会最新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资本市场需更好地服务于多元化养老金融需求,旨在实现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稳健增值目标,并提供优质的养老金融产品服务。这一举措被视为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关键一环。

业内专家指出,满足多元化养老金融需求不仅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更是构建全面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不断优化相关制度,确保中长期资金能够实现稳健增值。

<STrong>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消除障碍

为实现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的稳健增值,《实施意见》着重强调了落实《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旨在消除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障碍。其中,特别提到要推动完善险资金权益投资监管制度,以更好地鼓励保险公司进行长期权益投资,并扩大其长期股票投资的试点范围

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当前影响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主要因素包括机构自身的考核机制以及部分金融机构面临的资本压力。为解决这些问题,相关政策正在持续优化,如拓宽长期资金的投资品类、提高配置比例上限、引入互换便利工具以及拉长考核周期等。

此外,周瑾还建议,在监管政策方面,可对资本约束相关的规则进行调整,例如降低长期配置股票的资本占用系数,或采用与持有期限或考核期限挂钩的风险系数,以更好地引导长期资金增配股票并拉长持有周期。

燕梳资管创始人之一鲁晓岳则认为,进一步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障碍,可从全面推行长期稳健绩效考核制度、优化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以及扩大保险机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试点的规模和范围等三方面着手。

探索放开企业年金个人选择,丰富养老金融产品

为推动资本市场更好地满足多元养老金融需求,《实施意见》还提出将符合条件的指数基金等权益类公募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并支持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探索放开企业年金个人选择,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探索开展差异化投资。

根据人社部五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已纳入AI+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国债、特定养老储蓄以及指数基金等金融产品,旨在推动更多养老理财产品纳入其中。截至最新数据,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已扩容至287只。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认为,放开企业年金个人选择,允许个人根据风险偏好选择投资组合,将推动高风险偏好资金增加权益类配置,从而提升权益投资比例与收益水平。同时,这一举措还将吸引更多中小企业和职工参与年金计划,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提升其普惠性。

此外,龙格还指出,鼓励企业年金差异化投资将有助于发挥不同管理机构的资源和能力优势,丰富市场多元化的年金计划和投资策略供给,以满足不同参与人的差异化需求。

多位受访人士还建议,应进一步探索打通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体系,实现养老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有效衔接,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相关图片描述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