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家车企喜迎新年“开门红”,汽车业正经历着哪些新变化?本文梳理出八大关键词,包括价格战、增混时代、端到端技术、油电同智、反向合资、整合重组、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深入盘点和反映行业的新热点、新趋势。

上汽集团1月份销量达到26.42万辆,同比增长7.86%,小鹏汽车1月交付新车突破3.03万辆,同比增长高达268%,超越理想汽车,登顶造车新势力榜首。吉利汽车集团同样表现出色,1月销量达到26.67万辆,同比增长25%,创下单月销售新纪录。小米汽车SU7车型1月交付量再次突破2万辆,已连续4个月保持这一佳绩,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直指30万辆。多家车企喜迎“开门红”,汽车业正经历着哪些新变化?本文梳理出八大关键词,深入盘点和反映行业的新热点、新趋势。

价格战再燃

春节后,特斯拉率先发起“大招”:即日起至2月28日,Model 3全系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起售价低至22.75万元,并享受5年0息购车政策及特享充电权益。小鹏汽车迅速跟进,推出“5年0利息+0首付”政策,新年价格战烽火再起。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各大车企纷纷采取降价策略,推出低价版车型或“限时一口价”,助力销量回暖。据统计,近40家车企和品牌推出“兜底”补贴政策,涵盖自主、合资、新能源等品牌,补贴幅度多在1万元至3万元。

增·混时代来临

2025年初,车企纷纷推出新年重磅车型。比亚迪发布汉L和唐L,提供纯电和插混版本;长城汽车上市坦克500 Hi4-Z,定位插电混动硬派越野SUV;比亚迪夏作为王朝网首款MPV,同样配备纯电和插混动力。插混和增程电动车型正成为新的销量增长点。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40.7%,其中插混+增程车型占比42.1%,增速远高于纯电车型。比亚迪、理想等品牌凭借插混和增程技术,销量快速增长。

端到端技术引领智能驾驶

1月,理想汽车正式推送OTA7.0版本车机系统,成为中国首家、全球第二家将端到端技术应用到全场景的车企。蔚来等车企也陆续推送新版本智能系统。端到端技术从传感器端收集数据,直接生成车辆控制指令,跳过传统自动驾驶系统中间处理环节,更加简洁高效。2024年,基于AI大模型的端到端自动驾驶加速上车,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新技术。2025年或将是端到端自动驾驶的决胜之年。

油电同智战略推进

油电同进、油电同路、油电同智、油电同权……成为越来越多传统车企尤其是合资品牌转型的方向。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奔驰等品牌明确在2025年发展规划中提出这一战略,并已落地应用。上汽大众推出的途观L Pro被定义为“最聪明的油车”,搭载高性能芯片、5G网络和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奔驰也将更多智能化配置逐步推广到国产燃油车型上。油电同智战略为汽车行业的油电融合发展与智能化变革提供了借鉴。

反向合资潮起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已进入全球30个国家与地区,在欧洲地区高端纯电车型销量稳居中国品牌第一。小鹏还与大众汽车集团签订第二期战略合作协议,为其开发电子电气架构。这是中国车企首次连续对海外车企进行反向技术输出。奇瑞、零跑、上汽等车企也在积极探索反向合资,展现中国车企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的新角色。这些案例表明,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领域已占据重要地位,推动着行业变革与发展。

整合重组加速

广汽集团自2025年1月1日起整合传祺、埃安的营销领域,设立品牌营销本部,实现营销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化。吉利集团也将几何品牌并入银河系列,极氪与领克战略整合。上汽集团宣布飞凡回归荣威,进行融合与品牌梳理。全球汽车业正在走向更加集约化、高效化和创新化。斯特兰蒂斯集团也宣布采取措施精简组织架构。

飞行汽车成新赛道

小鹏汽车在CES上展示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成为本届亮点。飞行汽车领域成为众多车企竞相角逐的新赛道,小鹏、广汽、长安汽车等企业积极布局。飞行汽车正在成为汽车行业的新风口,全球汽车行业头部集团也已在飞行汽车领域有所布局。

人形机器人跨界竞争

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舞蹈表演展示了人形机器人的未来。汽车企业正成为人形机器人赛道中的跨界新势力。广汽集团、比亚迪、小鹏汽车等企业纷纷通过投资或自研方式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特斯拉机器人擎天柱也在不断进化,预计2025年底实现对外销售。人形机器人与汽车行业在技术上有一定同源性,不少机构分析认为,2025年或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之年。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