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口岸:跨境消费热潮下的“双向奔赴”
AI导读:
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和通关政策优化,深圳与香港两地居民跨境消费热潮持续升温。2024年,经深圳口岸入境香港居民超7700万人次,内地居民出境前往香港超3800万人次。科技赋能高效通关,深港口岸见证全新经济变革。
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飞跃式升级、跨境支付手段的不断优化以及通关模式的革新,深圳与香港两地居民的“双向奔赴”现象愈发显著,跨境消费热潮呈现出持续升温的趋势。据深圳边检总站最新统计数据揭示,2024年全年,经深圳各类口岸入境的香港居民人数突破了7700万人次大关,而内地居民出境前往香港的人数也超过了3800万人次。这一庞大的人流,不仅彰显了深港两地经济融合的深度,也预示着两地生活圈、经济圈、旅游圈的进一步交融。
人流如织的深港口岸,成为了这场“经济变革”的见证者。从罗湖口岸到莲塘口岸,每一处都涌动着跨境消费的热潮。特别是莲塘口岸,自2023年2月首次启用旅检通关业务以来,已迅速成长为热门型口岸,2024年经该口岸出入境的旅客达到了3600万人次,同比增长高达101%,位居深圳各类口岸之首。其中,入境莲塘口岸10次以上的港澳居民更是达到了25万人,同比增长138%,旅游团体的日均出入境数量也远超其他口岸。
春节前夕,罗湖口岸与莲塘口岸均呈现出熙熙攘攘的繁忙景象。香港居民郑佳云与李美琴分别分享了她们通关的便捷体验,从地铁到口岸的无缝衔接,再到快速通关,无不体现了深港口岸的高效与便捷。而深圳市港澳国际旅行社负责人徐国栋则表示,2024年通过该旅行社组团出境游的旅客超过了30万人次,莲塘口岸的便捷通关是他们选择这里的主要原因。
移民管理政策的制度创新,无疑是推动深港经济社会发展的催化剂。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的赴港旅游“一签多行”政策,更是极大地激发了深圳居民前往香港的热情,实现了“说走就走”的便利。同时,深圳口岸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如地铁13号线南段的开通,进一步拉近了深港两地的距离,为跨境消费提供了更多便利。
在持续优化通关政策的同时,深圳口岸也在不断升级服务设施,提升跨境消费的便利性和吸引力。自2024年8月1日起,对自香港进境、年满18周岁的旅客携带行李物品免税额提高至1.2万元,叠加免税店购买商品免税额可达1.5万元。此外,文锦渡口岸首个离境退税陆路口岸试点的启用,也使得深圳成为国内首个具备海陆空全类型口岸退税功能的城市。
数据显示,2024年“港人北上”消费总额近557亿元,较2023年增长近200亿元。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香港旅客对深圳的消费热情,也彰显了深港两地经济、文化、旅游交流的深度融合。同时,深圳市口岸办推动口岸治理数字化转型,上线了“i口岸”小程序,提供了包括口岸通关图文直播、预约停车在内的多项便捷服务,进一步提升了通关效率。
在深港口岸,科技赋能高效通关已成为常态。深圳海关运用AI感知技术,打造智慧旅检监管体系,实现了旅客“无感通关”。而莲塘边检站则创新推出了“精准客流预测”“高峰客流疏导”等便利服务举措,有效应对了跨境客流的挑战。特别是在节假日等客流高峰期,深圳各口岸通过优化现场布局和通关动线、增配和升级智能监管设备等措施,确保了通关秩序的平稳顺畅。
随着大湾区加速融通,深港口岸的“双向奔赴”现象不仅体现在“人”的流动上,也体现在“物”的流通上。莲塘口岸作为“深港东部跨境交通枢纽”,正逐步发挥其“以点带面”的赋能提质作用。未来,深圳市口岸办将继续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全力推进口岸服务网的开发工作,为深港两地居民提供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原样,未做改动)查看更多深港口岸通关信息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