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国际资本加速配置中国资产,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散户等通过多种渠道增配中国股票。数据显示,中国股市成韩国股民第二大海外投资地,全球家族办公室也计划增配。外资青睐高息股与成长股,A股市场迎来新机遇。

  近期,国际资本圈掀起一轮增配中国资产的热潮。数据显示,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散户、家族办公室等各类国际资本正通过多种渠道加速配置中国股票

  7月发布的《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近60%的主权财富基金将中国列为优先投资市场;根据成交额计算,中国股市已成韩国股民第二大海外投资目的地;瑞银最新调查显示,全球19%的家族办公室计划增配中国资产;7月,5只海外上市的中国ETF单月“吸金”合计超20亿美元,4只A股标的境外投资者持有比例超过24%……

  多位受访外资人士认为,政策面和基本面改善,是国际资本增配中国资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资产迎来估值重塑

  《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在首选新兴市场投资重点中,59%的受访者将中国列为高度或中度优先市场。这是自2024年以来的重大转变,表明投资者或对中国市场进行单独配置。

  韩国股民对中国股票的投资热情也在持续攀升。韩国预托结算院(KSD)旗下SEIbro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今年以来韩国股民交易中国股票(包含A股和港股)的累计成交额为57.64亿美元。从成交额来看,中国市场已成韩国股民第二大海外股票投资目的地。

  近日,瑞银集团开展了一项覆盖全球的家族办公室调研,共计317位来自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客户参与,包括美国、拉丁美洲、瑞士、欧洲、中东及亚太地区。调查结果显示,全球19%的家族办公室计划增配中国资产,比例较2024年上升3个百分点。

  富途数据显示,7月,5只规模较大的海外中国股票ETF合计“吸金”逾20亿美元。其中,截至7月31日,中国海外互联网ETF-KraneShares资产规模为76.17亿美元,较6月底的63.74亿美元增长19.5%;MSCI中国ETF-iShares资产规模为70.29亿美元,较6月底的63.95亿美元增长9.91%;沪深300中国A股ETF-德银嘉实资产规模为20.7亿美元,较6月底的19.07亿美元增长8.55%。此外,三倍做多富时中国ETF-Direxion和中国大盘股ETF-iShares规模较6月底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主权财富基金认为,具有吸引力的当地回报、多元化效益及扩大外国投资者市场准入是其配置中国资产的驱动因素。

  “自7月9日以来,MSCI中国指数回升约8%。其间发布的中国二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因此我们上调了全年预测。”瑞银资产管理发表观点称。

  惠理中国业务副总裁及惠理集团投资组合总监盛今表示,上半年,中国经济复苏超出市场预期。在海外不确定因素扰动下,中国快速出台了多项政策稳定预期、刺激经济,增强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此外,中国在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科技板块的估值修复抱有期待。在弱美元周期下,全球资金在寻求再平衡的过程中流向非美市场,中国资产凭借估值较低、成长性较强等特点,成为国际投资者的重要选择之一。

  “目前,中国在AI技术、半导体、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已具备全球竞争力。国际资本调整了过往自上而下的中国叙事,越来越关注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基本面,推动中国资产估值逻辑重塑。”盛今称。

  4只A股标的外资持股超24%

  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双环传动、思源电气、华明装备、宏发股份等4只A股标的境外投资者持有比例均超24%。其中,思源电气的境外投资者持有比例高达27.46%。

  沪上一位外资基金经理表示,24%的持股比例不仅是交易所信息披露的重要节点,也被视为外资对单一标的投资热情的“温度表”。当前外资对这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细分领域龙头大举布局,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果的认可。

  在该基金经理看来,外资对成长股的布局呈现高度选择性,其投资逻辑有三大核心要素:首先,标的企业在细分赛道建立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其次,展现可持续的业绩增长轨迹和优于行业的增速;最后,市场份额能够持续扩张。

  进入下半年,外资机构也在积极调研A股上市公司。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7月以来外资机构合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219次,涉及216只个股。其中,被称为“华尔街最疯狂的赚钱机器”的Point72资产管理公司以14次调研次数位居榜首。

  具体来看:Point72调研了华利集团、美的集团和胜宏科技等13家公司;高盛调研了海大集团、环旭电子、伟星新材等3家公司;花旗环球调研了新易盛、中际旭创和诺力股份等3家公司;瑞银集团调研了德福科技和一致魔芋。

  外资青睐高息股与成长股

  能够稳定分红的高息股和代表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成长股,备受外资青睐。

  联博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朱良表示,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两类资产的投资价值值得关注:一是现金流稳定、持续提高分红比例的优质企业;二是是净资产收益率(ROE)可持续增长的行业龙头。

  施罗德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安昀表示,外资机构在A股市场青睐高股息红利股和高成长赛道股,体现了“防御+进攻”的双轨配置策略:一方面,高股息股凭借稳定的业务和充足的现金流,能提供抗周期波动的现金流保障,在不确定性中构筑安全垫;另一方面,投资高成长股代表了外资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下科技创新的长期押注。这种哑铃配置既通过高股息资产对冲市场波动风险,又通过成长股捕捉产业升级红利,形成风险收益的优化平衡。

  “此外,一些兼具稳定分红与适度增长的‘中间层’标的受到青睐,反映外资在追求确定性与成长性之间的灵活取舍。”安昀说。

  盛今认为,高息红利股通常具有稳固的商业模式、优秀的公司治理、坚实的资产负债表和强劲的未来现金流创造能力,公司质地优良符合价值投资的标准,因此受到机构投资者认可。此外,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资本市场改革等方面不断出台支持政策,半导体、AI算力、高端制造等赛道涌现一批优秀的上市公司,这些也是外资加码中国资产的重要原因。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