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最近一周A股TMT板块成交占比高达45%,估值偏高但流动性环境和基本面预期提升估值上限。政策对经济的积极影响正逐步显现,但市场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短期内A股维持震荡走势的可能性较大,中长期有望在科技重估行情的带动下进一步上涨。

最近一周A股TMT板块成交占比高达45%,交易拥挤度持续攀升。

从近五年数据来看,通信、电子、计算机和传媒行业的PE(TTM)分别处于63.53%、97.65%、91.67%和86.27%分位水平,估值偏高。但鉴于当前的流动性环境和基本面预期,估值上限应有所提升。中辉期货股指研究员张清指出,DeepSeek开启了中国科技企业价值重估之路,也让全球投资者重新认知了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国内AI相关产业链景气度飙升,带动了相关股票的投资热潮。从成交额和换手率来看,TMT相关板块的交易拥挤度已接近历史峰值,短期内存在调整风险。

市场交易热度主要由成长股带动,大盘价值股更多是跟随上涨。海通期货股指分析师许青辰表示,目前TMT行业的交易拥挤度虽处于历史偏高水平,但尚未达到极端状态。从周度级别看,由DeepSeek引发的国产硬科技行情仍有发酵空间。然而,在月度级别上需警惕过热风险,普涨后相关概念股可能进入分化阶段,投资者可考虑对相关标的进行止盈减配。

近期,央行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报告,指出“生产、需求、物价、信贷”等指标均出现积极变化。2025年1月金融数据显示,M2余额同比增长7%,社融在高基数下实现8.0%的同比增长。经济数据向好,央行表示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业内人士预测,后续政策刺激将趋向温和。

许青辰认为,1月社融和信贷数据超预期,主要得益于企业贷款增幅显著,但中长贷增量相对较少。企业融资需求是否明显修复,还需2—3月的经济数据来确认。值得注意的是,居民贷款相对较弱,社融同比增量主要由政府债贡献,非银存款延续大幅下降趋势,显示出结构上的矛盾依然突出。

目前市场盈利预期仍较弱,且1月PMI数据表现不佳,经济增长压力犹存。因此,上半年财政和货币政策不会趋于温和。张清认为,1月国内金融数据实现“开门红”,总量呈恢复态势,新增社融和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结构方面也出现积极变化。企业贷款表现强劲,但居民贷款相对偏弱,显示居民信心仍有待恢复。政策对经济的积极影响正逐步显现,未来可持续性将成为关注重点。短期货币宽松的迫切性减弱。此外,央行2024年四季度报告删除了“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的表述,改为“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关税政策及其影响仍需观察。央行密切关注汇率和利率单边波动风险,后续可能以温和支持性政策为主。

目前A股市场估值进一步修复,市场分歧加大。张清认为,当前市场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A股在3350点面临较大压力。一是特朗普上台后政策出台的随意性增强,地缘局势和关税问题存在反复可能;二是国内处于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观察期,继续出台刺激性政策的紧迫性下降。短期内A股维持震荡走势的可能性较大,中长期有望在科技重估行情的带动下进一步上涨。

许青辰表示,国内经济增长仍有压力,2月国内货币政策有放松的可能。3—4月将进入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密集披露期。从预期来看,上市公司盈利压力依然存在。该阶段小盘成长股或面临更大的业绩兑现压力,而政策预期下大盘价值指数存在补涨的可能。

外部环境方面,上周美元指数阶段性见顶,原油价格有所回落。这说明特朗普和普京通话后,市场开始计价俄乌冲突缓解的可能性。这有助于提升外资的风险偏好,而美元指数见顶则有助于缓解中国资产汇率层面的压力。如果后续黄金价格阶段性见顶,市场对地缘风险缓解的交易仍有发酵空间。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