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港股市场持续火爆,吸引大量资金涌入,导致香港银行间流动性减少。2月19日香港股市低开高走,科技股领涨。自1月14日以来港股市场一路飙升,券商分析师指出由南向资金和海外资金共振推动。机构预测港股市场行情将持续,建议关注电商、游戏、消费电子等内需相关子赛道龙头公司。

  港股,被买爆了!近期,港股市场持续火爆,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涌入。投资者对港股的需求飙升,导致香港银行间流动性减少,促使香港银行周二向香港金管局借入55亿港元的隔夜现金,规模为五年多来最大。这一热潮也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有分析师指出,香港银行间流动性减少,主要是由对香港股票的需求激增推动的,预计中国香港股市的势头仍将延续,“流动性”问题可能会在短期内保持紧张状态。

  在二级市场上,港股的强劲势头仍未减退。2月19日,香港股市低开高走,科技股领涨,其中华虹半导体大涨近23%,中芯国际涨幅超过8%。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额超过100亿港元。而在前一天,南向资金的净买入金额更是高达224亿港元,创下了2021年初以来的最大单日购买量。分析师表示,港股半导体产业链值得关注,特别是在产业链本地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具备进口替代潜力的内地芯片设计企业将迎来明显机遇。

  那么,港股市场的这波行情还能持续多久呢?市场对此充满期待。

  港股太热!香港银行现金“告急”

  2月19日,香港股市在探底后回升,恒生指数盘中一度跌超1%,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超2%。但截至收盘时,恒生指数仅微跌0.14%,恒生科技指数则上涨0.59%,南向资金当天净流入超过100亿港元。盘面上,半导体、汽车零部件等板块领涨,其中华虹半导体大涨22.95%,中芯国际涨幅超过8%。

  自1月14日以来,港股市场一路飙升,香港恒生指数涨幅超过21%,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更是超过34%。券商分析师指出,港股市场的强势表现是由南向资金和海外资金共振推动的,同时中国内地AI主题叙事也带动了资产重估。

  值得注意的是,这波港股抢购潮还导致香港银行现金“告急”。由于港股需求飙升,香港银行间流动性减少,促使香港银行向当局借入大规模隔夜现金。

  数据显示,2月1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通过贴现窗口借出了55亿港元(约合7.07亿美元),为2019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分析师表示,香港流动性收紧是由对港股的需求推动的,且流动性可能会在短期内保持紧张。

  此外,由于市场对Deepseek人工智能能力持乐观态度,过去一个月港股表现优于全球同行。在民营企业座谈会后,更乐观的市场情绪也推动了股市上涨。当中国内地和海外投资者购买香港股票时,需要将外汇转换为香港美元,这种需求促使当地银行在货币市场上寻求更多现金,导致融资成本飙升。

  机构预测:港股市场行情将持续

  开年至今,“DeepSeek推动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备受关注,港股市场领跑全球权益市场。券商指出,港股领涨的本质驱动力在于两点:一是港股“AI含量”高且相关科技类资产较A股更具辨识度;二是港股分母端流动性和风险溢价出现实质性改善。

  短期内,港股“躁动行情”预计将延续,主要受情绪扩张和增量流动性主导。中期来看,估值扩张空间有限,盈利修复的验证是关键。预计2025年下半年港股或迈入“牛市”,配置思路上应拥抱AI,重视资讯科技及可选消费。

  同时,其他机构也预计港股市场将持续向好。建议关注电商、游戏、消费电子等内需相关子赛道龙头公司,以及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内地芯片设计企业。

  在当前环境下,推荐港股“高弹性+高股息”配置策略。科技创新主线方面,看好港股AI及科网板块;半导体产业链亦值得关注。同时,建议以高股息板块作为防御性底仓。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