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以人工智能产业链为代表的科技股大幅波动,市场担忧科技赛道交易拥挤度上升。多位基金人士指出,科技股在春季行情中逐渐占优,但高估值风险需警惕。AI应用商业化取得进展,渗透率提升,科技行情预计呈现更加均衡的特点。

人工智能(AI)产业链为代表的科技股大幅波动,市场担忧科技赛道交易拥挤度上升,短期博弈和震荡加剧。Wind数据显示,当前A股TMT板块成交占比已升至46%,接近2023年4月的历史峰值水平50%。

多位基金人士指出,科技股在春季行情中逐渐占优,近期震荡由交易拥挤引发,市场情绪退潮导致的调整非长期趋势终结,但需警惕高估值风险,建议聚焦有业绩支撑的细分领域。

市场担忧非空穴来风

2月19日,人形机器人、智谱AI等概念板块领跑市场,但投资者对科技股交易拥挤度上升的担忧犹存。Wind数据显示,TMT板块成交占比高,红利资产成交拥挤度回落,显示资金高度集中于科技赛道。GPT-4大模型发布后,AI概念股曾强势上涨,但资金过度集中后回调明显。

此外,Wind数据显示,主动权益类基金对AI品种的持仓占比约14%,处于历史高位。人工智能指数市盈率接近去年高点,表明AI板块受市场追捧,中短期仍有向上空间。

明世伙伴基金表示,2月18日A股市场整体震荡,资金流出科技板块,避险情绪升温。这与马斯克旗下公司推出的模型低于预期、科技股高位、部分资金获利了结等因素有关。当前AI方向交易拥挤,机构配置比例高,但尚未达顶峰。

上海某公募基金人士称,科技板块交易情绪和资金面过热,部分资金获利了结。云计算、机器视觉等领域交易拥挤度高,而GPU、光纤光缆等方向拥挤度较低。整体来看,科技主线明确,向上趋势不变。

资金博弈新机会

历史经验显示,春季行情中指数阶段性涨幅常超全年。科技股在春季行情中逐渐占优,尽管交易拥挤度趋高,资金仍进场,短期博弈加剧。换手率、主力资金成交额等指标显示市场短期博弈加剧。

最近一周,软件、互联网等行业换手率位居前列,均为AI产业链应用端。Deepseek、云计算概念股表现出色,但主力资金净流出。最近五个交易日,华为概念、人工智能等遭主力资金净流出超800亿元。

北京某公募基金人士称,DeepSeek让投资者对科技股更有信心,有资金愿博弈新机会。但需警惕高估值泡沫风险,建议聚焦有业绩支撑的细分领域,如算力国产化、AI应用端落地等。

明泽投资创始人马科伟认为,决策层扶持、AI产业新趋势为A股市场带来结构性机会。科技成长风格是市场主线。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将加速产业渗透率扩张,带来业绩增长和估值重塑。短期调整不改中长期上行趋势。

汇丰晋信创新先锋基金经理周宗舟表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情显示,涨幅最大的是与快速爆发产品相关的公司。中国在工程化、商业模式、产品创新方面强于美国。

科技行情料更均衡

DeepSeek火爆出圈,提升用户对AI大模型接受度。豆包、Kimi等大模型使用数据上升。政务系统、企业、互联网渠道纷纷接入DeepSeek,更多人拥抱AI。

本轮AI行情与ChatGPT、Sora带动的行情不同。AI应用商业化取得进展,渗透率提升,人形机器人量产,中游软件获业绩支撑。本轮行情非主题行情。

工银瑞信基金表示,AI渗透率提升,互联网厂商有望取代搜索,成为AI助手,加速AI应用落地,推动云厂商发展。

马科伟认为,今年科技行情预计更均衡。全球利率下行周期、国内经济形势向好、政策利好、技术突破等因素将支撑科技行情。看好AI应用端业绩兑现和“0到1”的投资机会。

周宗舟看好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的AI应用端业绩兑现,看好计算机、传媒领域有场景和壁垒的产品叠加AI变化的主题性机会,新产品放量带来的硬件产业链机会,以及外资对中国科技资产认知提升引发的港股互联网企业估值重塑机会。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