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月21日,最高检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证监会将通过多渠道识别造假线索,提升违法违规发现能力,并推动加强民事赔偿和刑事打击。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特征越发突出,证监会持续实施全链条打击惩处。

2月21日,最高检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办公室主任何艳春表示,证监会将通过多渠道识别造假线索,特别是完善线索举报奖励制度,紧盯可疑迹象,提升违法违规发现能力,并推动加强民事赔偿和刑事打击,强化立体追责。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呈现出系统性、隐蔽性、复杂性特征。包括系统性同步造假,财务数据形成勾稽,甚至全链条整体掩饰;利用隐秘关联方、第三方构建无经济实质的交易,隐蔽性增强;大股东、实控人“驱动型”造假频发,有近15%的造假伴生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问题;以及为满足融资条件、维持上市地位等实施的财务造假。

针对上述情况,证监会持续对财务造假案件实施全链条打击惩处。2024年对61起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同比增长17%;案均处罚金额同比增长12%;对7起案件按法定高限罚款,同比增长75%;并对69名“董监高”人员实施市场禁入。同时,追究大股东、实控人等“首恶”组织指使责任,对39家中介机构作出行政处罚,压实“看门人”责任。证监会还牵头建立第三方配合造假线索通报处理机制。

何艳春指出,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的优秀代表,实施财务造假的只是极少数。随着监管执法不断强化,资本市场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但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上市公司总体质量和投资价值将不断提高。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