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指导性案例,依法严打证券违法犯罪
AI导读:
最高检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指导性案例,通报证券犯罪检察与行政执法工作进展。强调依法从严打击证券犯罪,保护投资者利益,资本市场生态出现积极向好变化。
2月21日,最高检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检第55批指导性案例及中国证监会第一批指导性案例,通报近年来证券犯罪检察与行政执法工作的进展和成效。最高检副检察长葛晓燕、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等出席发布会。
葛晓燕发布最高检第55批指导性案例,涵盖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重点打击领域,强调依法从严打击证券犯罪,建立健全证券检察派驻工作机制,加强执法司法监管协同。李明则提出“三大坚持”,坚持重拳出击,维护投资者利益;坚持法治导向,提升执法水平;坚持标本兼治,推动市场生态良性发展。

图片来自于最高检官网
葛晓燕表示,2022年至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证券犯罪366件1011人,起诉案件数、人数年均增长30.5%、16%。检察机关依法从严打击证券犯罪,建立健全证券检察派驻工作机制,高质效办理证券犯罪案件。
李明在发布会上通报,中国证监会第一批指导性案例涵盖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主要违法类型,彰显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监管态度。中国证监会坚持重拳出击,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保持执法定力,聚焦执法重点,持续加强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据悉,2024年查处包括财务造假在内的信息披露违法案件135件,同比增长17%;处罚操纵市场案42件,案均罚没款约1.2亿元。中国证监会坚定站稳投资者立场,对执法个案中的具体问题,在依法行政前提下,要更多站在保护投资者的角度。
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完善司法保障,惩治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非常必要,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是重大利好消息。
李明还表示,随着近年来监管执法效果的不断显现,资本市场生态出现了积极向好的诸多变化。中国证监会通过监管执法有效压实相关各方法律责任,坚持标本兼治,协同各方持续推动综合治理,共同构建规范有序的市场生态。
在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指出,证券犯罪具有“两多一复杂”的特点,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三个善于”的方法论为指导,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证券案件,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杜学毅还表示,检察机关持续加大重点领域证券犯罪惩治力度,加强对证券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及时揭露和打击新型金融违法犯罪。
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艳春指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系统性、隐蔽性、复杂性特征越发突出,中国证监会持续对财务造假案件实施全链条打击惩处。
北京商报记者马换换 王蔓蕾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