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宣布将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此举标志着外卖骑手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然而,关于成本承担和骑手意愿等问题也引发关注。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是必然趋势。

短短几天,“为骑手缴社保”成为外卖行业的热门话题。

2月19日,京东和美团宣布将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社保。京东称,自2025年3月1日起,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美团则称,正在搭建骑手社保相关的信息系统,预计2025年二季度开始实施,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此举标志着外卖骑手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紧接着,2月20日,饿了么也发文称,从2023年2月起就与生态伙伴一起按计划在部分城市展开试点,为饿了么蓝骑士缴纳社保,并加大对稳定骑手的专项补贴力度和范围。此举旨在全面加快推进外卖骑手全方位权益保障。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超过8400万,其中外卖骑手超过1000万。这些群体过去因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之差,社保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如今,各大平台的举措被视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一大利好。

然而,也有人认为这只是平台商业竞争的手段和宣传噱头。关于“骑手缴纳社保增加的成本由谁承担”的话题一度登上热搜。骑手们的看法各异,有的期待社保带来的长远保障,有的则更看重眼前的收入。

利好骑手?竞争手段?

法律专家指出,为骑手缴纳社保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且必要的事,有助于确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权益得到保障。然而,庞大的骑手数量使得缴纳社保的成本成为备受瞩目的问题。如何界定“全职骑手”和“稳定兼职骑手”也成为关键。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余飞跃认为,平台的发声一方面顺应政府规章,对符合劳动关系的一类骑手进行合法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以视为平台采取的一种竞争手段,以吸引优质骑手并塑造企业形象。

不过,余飞跃也指出,大范围覆盖社保体系将给企业带来巨大成本,同时骑手也可能面临到手收入的降低。因此,最终参保骑手的数量或许不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骑手心声:先缴社保?还是先到手更多钱?

面对平台的“橄榄枝”,骑手们的反应不一。有的期待社保带来的保障,有的则更关心缴社保的钱该怎么出,还有的不愿意缴社保,更倾向于将收入直接拿到手。

一位全职骑手表示,虽然短期内可能到手收入会减少,但从长远看,缴纳社保是为自己的未来筑牢根基。而另一位骑手则坦言,在大城市生活压力大,且个人有负债,更倾向于将实实在在的收入拿到手。

怎样更好地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保障?

在骑手社保真正落地之前,很多潜在的问题都值得思考。比如,符合条件的骑手是一律参保还是自愿原则?专家指出,外卖骑手岗位准入门槛低、流动性高,强制参保可能会抬高门槛并牺牲部分骑手的选择权。因此,缴纳社保的自愿性非常重要。

同时,专家也呼吁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进行制度创新和完善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自愿进入通道。或许缴纳社保是接下来更完善的一步,但更多灵活的方式和自愿的通道或许是骑手们更期待的选项。

无论如何,进一步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是必然趋势。未来或许会催生相关法律的变革和修改,以更好地保障这一群体的权益。

(文中骑手均为化名)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