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两会期间,关注江苏代表团审议、民企座谈会及消费政策调整信号。总书记讲话定调政策方向,江苏省审议聚焦高质量发展。民企座谈会后政策持续发酵,科技创新政策转向中央主导。消费政策蓄势待发,强调科技消费、新型消费。

今年的两会,关注点有所不同。除了市场预期的宏观定调和政策目标,我们建议关注三个视角以把握政策风向和市场机会:一是关注两会期间地方代表团,特别是江苏省代表团的审议会;二是紧跟民企座谈会的后续发酵;三是捕捉产业和消费政策是否出现调整信号。

首要关注的是总书记在地方代表团审议中的讲话,其传达的政策脉络清晰度高,更能定调两会后的优先事项。相比《政府工作报告》的全面部署,总书记的讲话更直击主题,不仅部署地区经济工作重点,还定调未来几年全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从近年经验看,总书记参加的地方代表团审议,背后政策信号非同一般。十八大以来,审议重点地区从上海转向内蒙古再转向江苏,这些地区在总书记关注后经济增速加快。核心议题也从创新转向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

关注江苏省。自2023年习总书记成为江苏省人大代表以来,江苏省代表团审议会的关注度极高:

2023年强调高质量发展,AI突破带来科技行情。尽管扩大内需被放在首位,但江苏代表团审议会上更强调高质量和科技自立自强。2024年则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要防止泡沫化,不要搞一种模式。TMT成长板块表现一般,但低空经济和算力等走出独立行情。

民企座谈会后,政策持续发酵。科技创新政策由私营企业主导转向中央主导,部委和地方将响应、出台政策措施。民企座谈会为中小企业信心指数等指标打开上行通道,余温有望维持半年。产业政策的强化伴随总量政策的淡化,今年两会重点在产业政策的具体部署。

科技政策备受关注,消费政策也蓄势待发。尽管总量政策诉求降低,但国务院会议提出找准潜力足、空间大的发展领域,实则指向消费。未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消费政策将择机出台,强调科技消费、新型消费。

风险提示:信息统计可能不完全;未来政策实施效果可能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可能超预期。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