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宇树科技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在春晚舞台上燃爆全场,标志着机器人技术破圈,点燃了资本市场热情。多家上市公司回应机器人业务,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实训阶段,2025年或成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机构看好产业链投资机会。

  蛇年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研发的“Unitree H1”人形机器人凭借高难度舞蹈燃爆全场,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0亿次,这一事件标志着机器人技术首次以“全民级”姿态破圈,并点燃了资本市场的热情。

  节后首个交易日以来,机器人概念持续升温,多只个股连续涨停。业内人士指出,这不仅是营销的胜利,更是中国机器人技术进军消费级市场的重要标志。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预言:“2025年人形机器人会达到新量级。”

  自2013年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Atlas以来,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走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此次全面爆发预示着人形机器人产业正步入商业化前夜。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回应,长盛轴承作为宇树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商,股价飙升成为本轮AI行情首只十倍股,但公司表示该业务占比仍低,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汉威科技的情况与之相似。

  同时,奥比中光-UW、富临精工等多家公司也在积极开拓机器人相关业务。奥比中光的3D视觉感知产品作为人形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链路的关键一环,将持续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发展浪潮。富临精工则计划投资1.1亿元建设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模组研发及生产基地,加强公司在智能机器人产业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多款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工厂实训阶段,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成为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优必选Walker S1在比亚迪汽车工厂实训取得显著成效,效率提升一倍,稳定性提升30%。此外,在吉利、富士康等地,Walker S1也完成了不同阶段的实训任务。

  今年1月以来,国内外各大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纷纷透露量产信息,预示着2025年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2027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产值有望突破20亿美元,2024年至2027年的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4%。

  上海证券、华泰证券、兴业证券等机构纷纷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投资机会。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持续迭代和量产能力不断提升,其在工业场景和生活场景的应用拓展将逐步推进,商业化潜力巨大。

  此外,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也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工业和信息化部强调要扎实推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深耕市场创新场景应用、协同共进强化链式发展。

  从春晚舞台到智能工厂,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中国机器人产业已进入创新裂变期。在政策红利、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三重共振下,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可期。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