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开启新一轮民营上市公司调研热潮,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上交所迅速响应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开启新一轮民营上市公司调研热潮。2024年实地走访超300家,2025年计划更密集。沪市民企地位重要,发展稳定,但仍面临挑战。上交所旨在通过调研推动问题解决,增强民企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赛男上海报道
日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信心和动力,指明了政策落实方向。在此背景下,上海证券交易所迅速响应,掀起新一轮民营上市公司调研热潮。
2024年,上交所实地走访调研上市公司超300家。2025年,相关调研将更加密集。据悉,上交所计划在3月底前走进百家民营沪市公司,深入一线了解需求,将政策落到实处,聚焦民营经济工作总体要求。
民营经济在沪市地位举足轻重。截至当前,沪市民营企业达1248家,占沪市公司总数55%,总市值高达14.22万亿元。其中,40余家公司市值超500亿元。近年来,民营企业阵容壮大,近三年新上市公司中七成是民营企业,包括联影医疗、华勤技术等市值超千亿龙头。
尽管外部环境多变,沪市民企仍保持稳定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沪市民企实现营收5.37万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速8.7%;研发费用投入1935亿元,复合增速13.4%。科技创新型民企占比由23%升至27%,覆盖重点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有韦尔股份、兆易创新等龙头;汽车产业有长城汽车、宇通客车等领军者。这些企业为沪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民企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市场环境复杂、融资成本高、转型升级难等。部分企业管理不善、多元发展不畅。
上交所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平台,秉持“破题、聚力、共赢”目标,为民营经济排忧解难。新一轮调研活动中,上交所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最大挑战,探讨资本市场工具如何助力突破瓶颈,旨在推动问题解决,增强民企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上交所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和创新工具,助力企业突破瓶颈,实现转型升级。同时,搭建企业与政府、金融机构沟通桥梁,促进协同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形成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合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