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近日提出,资本市场将继续做好“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大文章,支持优质企业融资,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同时,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助力工业发展方式创新。截至2024年底,科创板和创业板成果显著。

  中国证监会2月24日消息,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近日在《新型工业化》期刊上发表题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的署名文章提出,资本市场将继续做好“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大文章,支持具有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优质企业融资,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此举旨在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丰富资本市场绿色金融产品

  吴清表示,要深刻把握新型工业化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方向。他强调,资本市场将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助力工业发展方式创新。通过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资本市场将为绿色低碳产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的根本性变革。

  同时,吴清指出,要深刻把握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资本市场要积极融入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发挥独特优势,加速科技产业融合,激发企业家创业精神,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科创板创业板成果显著

  吴清介绍,自2024年以来,资本市场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2024年底,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达到581家,融资额超过9100亿元;创业板注册制后新上市公司558家,融资额超过5300亿元。这些公司大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此外,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也持续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占比超八成。新三板挂牌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比超过六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四分之一以上。这些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

  研究完善发行上市等制度安排

  吴清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安全、规范、透明、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他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深入研究相关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丰富资本市场的工具、产品和服务。

  同时,证监会将持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增强对新质生产力的包容性适配性。通过深入研究完善发行上市、私募创投等制度安排,提升资本市场制度竞争力,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