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姜诚回应因缺少AI概念股导致业绩落后,强调深度价值投资理念,不买企业的短暂辉煌,买的是它的长期价值。他认为中国科技已经崛起,但价值分配不会是赢家通吃,保持耐心等待时机。

Deepseek引领了中国科技股的价值重构。自2025年以来,AI概念股“涨”声不断,而明星基金经理姜诚所管理的产品似乎步伐稍显缓慢。以中泰星元价值优选A为例,截至2022年2月24日,该基金自2025年以来净值下跌了2.56%。

投资者对这位明星基金经理提出了善意的建议,是否应该更多地关注和学习新科技?对此,姜诚发表了《当组合缺AI时,我们如何能保持淡定?》的千字长文进行回应。他提到,过去几年,他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新能源以及人工智能相关赛道。他强调,他要买的不是一个企业的短暂辉煌,而是它的长期价值!

开局业绩落后:缺少AI“催化剂”

2025年,A股市场最为火热的概念便是AI,尤其是那些重仓相关概念股的基金表现尤为突出。

然而,也有基金经理由于未配置AI相关概念股,导致组合收益不佳。明星基金经理姜诚便是其中之一。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25日,姜诚管理的七只产品中,多只产品净值出现下跌,表现最好的中泰兴诚价值一年持有A,截至2月24日,2025年净值上涨了1.56%。

姜诚在千字长文中坦言:“今年市场又呈现两极分化,基本面主线平淡无奇时,AI成为了亮点。不巧的是,我们的组合中AI元素匮乏,如同前几年我们抓住了少数上涨股票,今年又‘有幸’遇到了占比不高的下跌股票……看来要经历‘均值回归’了?”

姜诚是深度价值投资的代表人物,他强调“物超所值”和“安全边际”,不追逐热点,专注于传统行业的龙头企业。

以中泰星元价值优选基金披露的2024年四季报为例,该基金权益持仓比例为85.85%,前十大重仓股主要包括中国建筑、华鲁恒升等传统行业巨头。数据显示,这些个股多数连续重仓次数都在10次以上。

姜诚的投资风格以低换手、长期持有为特点,他认为价值投资是用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到尽可能好的东西。

被建议“多学习新科技”?姜诚回应:买的是企业的长期价值

2025年开局不利,姜诚陆续收到了朋友和投资者的建议:是否应该更多地关注和学习新科技?

姜诚回应称,过去几年,他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互联网、新能源以及人工智能相关赛道,但这些并未进入他的投资组合。他坦言,虽然阅读了一些相关书籍、报告和论文,但仍感到理解不够深入,无法做出买入决策。他认为,投资决策是个性化的,不该趋同。

姜诚表示,他愿意为经历了时间检验、穿越了景气周期、证明了强健实力的企业买单。换句话说,他要买的不是一个企业的一段辉煌时期,而是它的整个未来。因此,他的组合中都是一些传统行业的“老面孔”。

虽然组合保守,但姜诚并不悲观。他认为中国科技已经崛起,并将有越来越多的领域从追赶者变为并行者乃至领先者。但他也指出,价值的分配不会是赢家通吃,每个角色都有其重要性。

姜诚相信中国会走出伟大的科技公司,但目前还难以确定谁将是高概率赢家。因此,他选择保持耐心,等待时机。他强调,投资需要保持知识体系开放,安贫乐道也是种本分。

有趣的是,姜诚的这封长文在某三方平台得到了不少投资者的理性回应。他们并没有一味指责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而是给予了善意和理解。

某机构人士表示:“市场需要的是百花齐放,而不是千篇一律。姜诚的产品在很多时间都在大家的资金组合中扮演了稳健的角色。”

面对AI的挑战

AI浪潮来袭,哪些行业会被替代成为了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

姜诚认为,AI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路线反复后实现了重要的能力跨越。它表现得越来越擅长“思考”,但并非真的像人类一样思考。他建议投资者在思考AI带来的投资机会的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工作是否会被AI替代。

姜诚总结称,不论投资业绩是否会均值回归,知识储备和好奇心都不应该停止。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底层动力,也是我们最后的堡垒。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