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DeepSeek引领我国AI行业迈向新纪元,在资本市场掀起巨浪。尽管短期回调,但券商和私募普遍认为DeepSeek引发的科技股行情未结束,投资者仍有布局机会。后市行情向纵深发展可能性大,需关注企业创新能力和业绩落地情况。

编者按:Deepseek的中国式创新,正引领我国AI行业迈向新纪元,全球即将步入一个“DeepSeek现象”带来的新阶段。同时,DeepSeek在资本市场的颠覆性突破,正在重塑中国科技资产的估值逻辑。在此背景下,新华财经特别策划“DeepSeek生长季”系列报道,通过实地探访,了解其扎根生长的土壤;观察DeepSeek如何赋能生物医药、金融、汽车、物流等行业,及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影响;同时,观察央国企如何拥抱DeepSeek,激发企业活力,构建新的增长引擎。

新华财经上海2月25日电(林郑宏)2月25日,A股三大股指收跌,其中创业板指跌超1%,连续两日收跌,节后首次日线两连跌。

部分科技股回调拖累创指走低,DeepSeek概念股指数下跌1.11%,亦连续两日收跌。概念股龙头拓维信息跌停,成交174.3亿元,位列两市首位。

尽管短期回调,但券商普遍认为市场分歧不代表DeepSeek引发的科技股行情结束,投资者仍有布局机会。私募人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节后科技股行情是市场情绪、技术突破、行业发展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市行情有望向纵深发展。

拥挤度高企引担忧,券商仍看好后市

新华财经统计显示,截至2月24日收盘,DeepSeek概念股指数月内上涨35.15%,但最近3个交易日仅涨1.27%。涨幅前列品种近3日回调,并行科技、拓维信息等均下跌。

行情回调背后,A股科技股拥挤度较高,市场分歧加大。

数据显示,A股TMT板块成交占比升至46%,接近历史峰值。双创指数、人工智能等科技细分领域交易拥挤度逼近近三年最高水平,市场对回调风险担忧加剧。

不过,券商认为市场分歧不代表科技股行情结束。中航证券指出,移动互联网和新能源行情初期,均出现拥挤度“失效期”,此后板块指数显著跑赢大盘。当前资金抢跑进入人工智能板块,或已进入拥挤度“失效期”。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表示,春季攻势未完,AI+主线明确,如短期过热回调,预计也非行情终点。

中信证券报告指出,拉长历史周期看,当前仍处于AI时代早期,中国科技资产重估开端。DeepSeek实现自主创新与突破,但“战役”远未结束,长期看好中国科技资产成长空间。

中信证券亦强调,科技大周期内会有曲折反复,估值提升需业绩兑现验证。

私募机构依然乐观,看好算力、机器人等领域

私募人士对新华财经表示乐观预期。

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认为,DeepSeek作为科技股狂欢导火索,基于市场情绪、行业基本面和政策支撑。后市行情向纵深演绎可能性大,已表现出结构性行情。

他表示,DeepSeek概念股短期分化,技术落地和业绩兑现未知,需市场筛选。长期来看,算力基础设施和国产替代加速领域将向纵深演绎,投资者需警惕无实质业务支撑概念股回调风险。

具体方向上,短期内算力和机器人更具爆发力,新材料基于行业周期是长期机会。催化剂事件需重点关注,如技术更新发布、政策支撑方向等。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兼高级研究员包金刚认为,DeepSeek带来的国内科技股狂欢行情,是市场情绪、技术突破、行业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市行情向纵深演绎可能性大。

他表示,DeepSeek的开源属性和低算力成本,使其在AI应用普及和商业化方面具有潜力。人形机器人、智能硬件等领域快速崛起,相关企业业绩有望逐步兑现,成为科技股行情纵深演绎关键因素。

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表示,行情有望向纵深演绎,但需关注企业实际创新能力、技术和业绩落地情况。

他分析具体方向机会:算力方面,随着AI技术发展,对算力需求将持续增加。可关注国内大厂对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投资提升带来的算力产业链机会。

AI端侧方面,AI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前景广阔,DeepSeek技术进步可能加速AI在消费端落地。

机器人方面,AI技术发展将推动机器人技术进步,DeepSeek技术可为机器人提供强大智能支持。

新材料方面,AI技术发展对新材料需求增加,如机器人腱绳材料UHMWPE需求将随产量增长而增加。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