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发力,助力AI及“硬科技”企业上市
AI导读:
DeepSeek等AI企业的崛起搅动全球AI产业格局,科技金融成为热议焦点。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提出加强全链条金融服务,证监会表示资本市场将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上市标准将更加多样,耐心资本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Deepseek的出现正在搅动全球人工智能(AI)产业的格局,并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在全国两会期间,作为“五篇大文章”的首位,科技金融如何持续为DeepSeek等科技型企业及科技创新发展增强动能,无疑将成为热议焦点。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与适应性,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构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和多层次债券市场,以更好地满足企业融资和发展需求。
金融助力,浇灌科技之花
科技金融是资本市场发挥直接融资功能、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关键领域。中国AI、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崛起,凭借低成本取得与全球领先大模型相当的水平,不仅吸引了投资者目光,也使中国的创新能力再次受到全球瞩目。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小舟表示,资本市场在分担创新风险、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加快构建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体系,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加大对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是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责所在,也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为了健全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从风险投资到IPO,再到发展多元股权融资和多层次债券市场,需要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政策举措。其中,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上市是重中之重。
长久以来,如何精准识别科技型企业、如何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一直是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难题。
在《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中,证监会明确将进一步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并列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多个战略性产业。
目前,优质未盈利的“硬科技”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标准申请上市。已有50余家上市时未盈利的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田利辉指出,未来有利于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上市的标准将更加多样,会更加突出技术的“含新量”和“硬技术”。“硬科技”企业具备科创能力强、成长空间大、市场前景广等特征,虽未盈利但具备高增长潜力。上市融资能为科技型企业开启长足发展之门,将募集到的资金用于研发投入、扩大生产与设备更新,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善用资本工具,做强做大科技企业
自去年9月份“并购六条”出台以来,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特别是在集成电路等“硬科技”行业领域,善用资本市场工具已成为科技型企业的趋势。
监管部门将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实施好“并购六条”,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强链补链等实施并购重组,优化并购重组估值、支付工具等机制安排。
科技型企业的估值标准一直是市场关注的重点。目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标的资产价值评估主要有收益法、市场法、资产基础法三种方式。由于科技型并购重组标的的经营和财务数据普遍不完整,价值比率难以确定,导致市场法操作难度较高。此外,科技型企业固定资产普遍较低,资产基础法的适用性也不足。
一家券商投行人士指出,对于科技型标的,应摒弃过往单纯以高增值率、高市盈率衡量估值高低的单一标准,综合考虑标的资产运营模式、研发投入、业绩增长、同行业可比公司及可比交易定价情况等,多角度评价并购标的定价公允性。同时,发挥市场在价格发现和竞争磋商中的作用,监管部门要强化对估值方法创新的包容。
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袁闯预计,A股市场围绕科技创新开展的并购重组将持续活跃,这不仅有助于更多科技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进入资本市场,推动科技创新企业价值重估,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也有助于畅通股权投资退出渠道,盘活存量股权投资资产,活跃股权投资市场。
壮大耐心资本,助力科技创新
耐心资本能为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要壮大耐心资本,就要从募资端拓宽长期资金来源,在退出端拓宽退出渠道,吸引源源不断的“长钱”“长投”。
在募资端,监管部门正着力多渠道拓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资金来源,以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积极发展耐心资本。在退出端,证监会将推进基金退出“反向挂钩”政策优化和实物分配股票试点,研究完善基金份额转让机制,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认为,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设立政府投资基金,领投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引导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同时,出台更多支持耐心资本发展的政策,如降低行政干预、优化考核激励机制、实施让利、收益分配、税费优惠、资金补贴等措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长期投资。
田轩还建议,应拓展资金来源,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社保基金等投资管理机制,降低准入门槛,鼓励保险公司、养老基金、银行等长期资金增加对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投资配置。同时,完善退出机制,畅通股权转让、并购渠道,推广实物分配股票试点等,提升市场流动性。此外,还应加强风险防控,积极推动科技保险机制的发展,分散和缓解科技型企业投资风险,完善创投企业风险评估和内控制度。
科创债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科创债试点以来已累计发行1.2万亿元,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AI、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随着相关债券发行久期拉长,供给端期限结构与科创类项目生命周期更加匹配。万联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在支持科技创新和提供增信支持的政策背景下,科创债发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