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取消中国商品800美元以下免税政策,跨境电商如何应对?
AI导读:
美国取消中国商品800美元以下免税政策,引发跨境电商行业关注。政策变动带来通关时间、成本上升,行业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如本土化运营、多渠道销售等。中小卖家面临挑战,考虑进军其他市场。
在近日举办的2025CCEE雨果跨境展上,证券时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美国市场取消“来自中国的商品800美元以下低货值免税政策”成为全行业焦点。

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并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商品免税豁免及T86清关模式,新规于2月4日执行。尽管政策随后恢复,但仍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何时会再度调整。中小卖家表示,取消免税豁免对行业冲击大,尤其是直邮小包业务。
行业判断:取消或成定局
“小额免税”政策始于1938年,初为便利美国游客免税运回纪念品,后额度提升至200美元(1994年)和800美元(2016年)。与之相关的T86清关模式简化流程,压缩清关时间至3-5天。近年来,众多电商企业借此向美国输送商品,利好中国跨境电商。但政策调整信号早已释放,引发持续关注。

政策出台突然,各方措手不及,陷入混乱。美国海关、邮政、快递及在线零售商均受影响。美国邮政暂停接收中国内地和香港包裹,后恢复,导致仓库瘫痪、包裹清关拥堵。2月7日,白宫宣布暂时允许关税豁免,但未给具体时间表。
暂时恢复仅为权宜之计,一旦准备完善,取消免税政策或成定局。跨境电商卖家及物流从业者普遍持此判断。
通关时间、成本大幅上升
取消免税政策及T86清关模式,对跨境电商影响巨大。一旦取消,中国卖家将面临20元/票报关手续费及30%预收关税保证金,严重影响以性价比著称的中国商品。送达时间也将显著增加,影响订单。

华泰证券指出,取消免税政策及相关成本增加,将提升跨境电商平台出口商品价格,影响履约时效及跨境物流货量。中信证券认为,关税环境变化将影响跨境电商的关税成本、海关操作费用及履约时效,对海外仓备货模式扰动不大,但跨境小包模式受影响。
行业寻求解决方案
面对政策变动,跨境电商卖家积极应对。华泰证券预计,平台或调整业务模型,加速向半托管/海外仓、3P平台模式倾斜,提升本土化运营能力,或整合上游供应链,淘汰低利润率商品。

云途物流建议卖家提升快速响应能力。展会现场的行业资深人士也给出了建议,如本土化运营、多渠道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定价策略、建立品牌优势及关注市场变化等。
海外仓备货模式成为越来越多卖家的选择,但对中小卖家不太友好。中小卖家考虑维持美国市场同时进军其他市场,如东南亚。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