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独角兽纵目科技深陷资金链危机,创始人唐锐海外寻融资
AI导读:
智能驾驶独角兽纵目科技传出高管集体跑路、资金链断裂等消息,创始人唐锐首度公开回应称正在寻求海外融资和业务机会。纵目科技曾三次冲击IPO均未成功,港股上市申请已失效,公司面临员工欠薪、劳动仲裁等问题。
春节后,估值一度超90亿元的智能驾驶独角兽纵目科技(及其子公司蚕丛机器人)传出高管集体跑路、资金链断裂、欠薪断保、员工自救等消息。近日,纵目科技创始人唐锐首度公开回应质疑称,没有失联,正在寻求海外融资和业务机会。
对此,纵目科技员工张伟(化名)、王晓华(化名)2月27日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大多数员工注意到了公司创始人唐锐的最新回应,但唐锐本人尚未与员工联系。公司股东总体不赞同对纵目科技进行破产清算,且部分股东建议复工复产。员工此前已向多个部门投诉,截至目前各方未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不过,纵目科技子公司蚕丛机器人主体下的部分员工或将进入劳动仲裁环节。
此前,证券时报记者实探了纵目科技及其子公司蚕丛机器人的办公地点发现,整幢办公楼已人去楼空,部分员工连续到此取走个人物品。在公司前台,贷款到期通知、社会保险费限期缴纳通知书等告示被贴在了最显眼的位置,表明公司资金流或已枯竭。 图:唐锐本人微信朋友圈转发了“唐锐回应质疑”的报道
“正在海外寻求业务和募资机会”
在纵目科技高管跑路、失联等消息发酵近三周后,唐锐近日首度公开回应种种质疑。唐锐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之所以有所谓跑路和失联的消息,是一些根本性的矛盾在短期之内无法解决。离开至今未回国,出于多重考虑,最主要的一点还是,希望能够在业务重整期间在海外寻求蚕丛新的落地业务机会和资金来推动走出困境。
自动驾驶行业危机重重,纵目科技能否成功融资备受瞩目。唐锐表示,正在尽可能维持海外的蚕丛业务,并寻求海外蚕丛业务的潜在投资人,并且在合适的时间将海外蚕丛业务的投资人和国内的重整过程进行并轨处理。据他透露,海外募资的可能性更多元。
根据唐锐的说法,在2024年上半年纵目科技港股发行和Pre-IPO融资未取得有效进展的背景下,后续的数个月里,公司使出了所有力量来维持现金流不要断。公司也得到了智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支持来维持现金流到春节之前。
不过,资金流枯竭的“爆雷”时刻仍然到来。唐锐认为,自动驾驶是一个残酷的大赛道,很多硬核科技创业公司难以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遗憾的是,现金流未能支撑到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寻求业务重整的机会”
随着纵目科技运转失灵,员工遭遇欠薪断保的问题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对此,唐锐回应称,员工欠薪总额、社保公积金停缴规模及解决方案等“有待进一步确定”。
证券时报记者此前从纵目科技多名员工处获悉,春节前夕,由纵目科技部分高管组成的“小团体”将公司的一笔巨额补贴资金转到了个人账户上,同时带走了公司公章,堵上了员工的正常离职渠道。
对此,唐锐称:“涉及人名清单以及金额,我是事后得知……决策的做出,在那个时间点,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决策高度和决策质量不够。”
尽管纵目科技已深陷危机漩涡,但唐锐的态度是“不放弃”。唐锐说:“我和股东们还有股东成立的应急小组一起,还在努力和各地政府以及债权人协调业务重整的机会。”
王晓华告诉记者,最新得到的消息是纵目科技股东建议复工复产,但上级监管部门倾向于依法推进员工的劳动仲裁。
唐锐还提到了最好和最坏的打算:“最好的预期当然是在重整过程中能够将业务继续下去。最坏当然就是重整失败,进入破产清算阶段。”
唐锐:港股上市申请浪费相当的财务成本
记者注意到,纵目科技确实曾三次冲击IPO,但均未成功。
2017年,纵目科技在新三板挂牌,但数月后便宣布摘牌。唐锐对此回应称,纵目科技在新三板上市,但新三板流动性非常低,从散户募资的能力太差,因此按照新的机构投资人建议从新三板撤下来回到一级市场直接向新的机构投资人募资。
几年后,纵目科技“折戟”科创板。2022年11月23日,纵目科技的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2023年9月21日,纵目科技及其保荐人华泰联合证券分别向上交所提交了撤回申请文件。当年9月27日,上交所决定终止对纵目科技的科创板上市审核。
唐锐坦言,纵目科技的科创板申请非常可惜,本来是国内第一家智驾赛道满足科创板要求的拟上市公司,但由于大环境不再鼓励未盈利科创企业上市,不得不撤下来。
后来,纵目科技将目光投向了港股市场。2024年3月28日,纵目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2024年9月28日,由于招股书满6个月未能通过审核,纵目科技的港股上市申请失效。
唐锐表示,从科创板撤下后立刻启动港股上市,可能是一个过于仓促的决定。港股上市申请浪费了相当的管理带宽和财务成本。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