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独角兽纵目科技陷危机,创始人唐锐海外寻融资
AI导读:
智能驾驶独角兽纵目科技遭遇高管离职、资金链断裂等困境,估值一度超90亿元。创始人唐锐公开回应质疑,表示正在海外寻求融资和业务机会,但员工欠薪断保问题仍待解决。纵目科技曾三次冲击IPO均未成功,港股上市申请失效。
春节后,智能驾驶领域的独角兽企业纵目科技(及其子公司蚕丛机器人)遭遇高管集体离职、资金链断裂、员工欠薪断保等困境,估值一度超90亿元的企业陷入危机。近日,纵目科技创始人唐锐首度公开回应质疑,表示自己并未失联,正在积极寻求海外融资和业务机会。
纵目科技员工张伟(化名)、王晓华(化名)2月27日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大多数员工注意到了唐锐的最新回应,但唐锐本人尚未与员工直接联系。公司股东总体不赞同对纵目科技进行破产清算,且部分股东建议复工复产。员工此前已向多个部门投诉,但截至目前,各方仍未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不过,纵目科技子公司蚕丛机器人主体下的部分员工或将进入劳动仲裁环节。
证券时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纵目科技及其子公司蚕丛机器人的办公地点已人去楼空,公司前台贴满了贷款到期通知、社会保险费限期缴纳通知书等告示,表明公司资金流或已枯竭。图:唐锐本人微信朋友圈转发了“唐锐回应质疑”的报道。
唐锐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之所以有高管跑路和失联的消息,是因为一些根本性的矛盾在短期之内无法解决。他选择离开并至今未回国,是希望在业务重整期间在海外寻求新的落地业务机会和资金,以推动公司走出困境。唐锐表示,正在尽可能维持海外的蚕丛业务,并寻求海外蚕丛业务的潜在投资人。
据悉,在2024年上半年纵目科技港股发行和Pre-IPO融资未取得有效进展的背景下,公司使出了所有力量来维持现金流。然而,资金流枯竭的“爆雷”时刻仍然到来。唐锐认为,自动驾驶是一个残酷的大赛道,构建一个可以持续的商业模式是很多硬核科技创业公司的最大难题。
随着纵目科技运转失灵,员工遭遇欠薪断保的问题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唐锐回应称,员工欠薪总额、社保公积金停缴规模及解决方案等有待进一步确定。同时,他承认,在危机发生时,有高管将公司的一笔巨额补贴资金转到了个人账户上,同时带走了公司公章。
尽管纵目科技已深陷危机漩涡,但唐锐的态度是“不放弃”。他表示,正在与各地政府以及债权人协调业务重整的机会。对于员工的劳动仲裁,上级监管部门倾向于依法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纵目科技曾三次冲击IPO,但均未成功。2017年,纵目科技在新三板挂牌,但数月后便宣布摘牌。2022年,纵目科技的科创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但于2023年9月撤回。2024年3月,纵目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于2024年9月失效。唐锐表示,港股上市申请浪费了相当的管理带宽和财务成本。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