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骗局频发,监管机构加强打击力度
AI导读:
随着DeepSeek的持续火爆,打着其旗号的骗局频发,包括钓鱼网站、荐股骗局等。监管机构建议加强打击力度,明确AI在金融领域的规则和责任边界。同时,“AI选股”热潮利弊并存,股民应保持理性分析。
随着Deepseek的持续火爆,第一批打着DeepSeek旗号的精心设计骗术开始浮现。近日,一保险机构在宣传“3·15反诈防非”活动时,集中曝光了一批围绕DeepSeek的骗局,如钓鱼网站、荐股骗局等,为广大用户敲响警钟。
对此,炜衡律师事务所衡财保团队律师张鹏建议,监管机构应尽快研究并出台AI在金融领域的规则,明确工具与使用者的责任边界,同时加大对借AI之名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AI非提款机
DeepSeek火爆的同时,骗术也层出不穷。据保险机构警示,目前围绕DeepSeek存在三大骗局。一是“高仿”网站,利用相似域名和界面误导用户,传播恶意软件、窃取个人信息或骗取费用;二是付费课程,社交平台充斥大量标价不一的网课教程,但课程内容质量低劣;三是投资陷阱,骗子利用DeepSeek的广泛应用场景,伪造收益截图、夸大预测能力,诱导用户投资。
这些骗局实质上是“新瓶装老酒”,不具备投顾牌照的机构或个人,通过直播炒股、买酒荐股等形式,以高收益吸引用户,进行非法荐股和收费。
张鹏指出,使用DeepSeek生成选股策略并推送给股民,伴随收费或诱导交易目的,已涉嫌违法。根据《证券法》,提供具体股票建议属证券投资咨询,需具备投资顾问资质,否则将构成非法荐股行为,甚至可能触犯刑法。
证监会近年来加大对“黑嘴”荐股行为的打击力度,违法者将面临法律责任。
以AI名义荐股、炒股牟利已引起关注。岳塘公安曾发布案例,一女子被“AI炒股”软件虚假宣传吸引,转账数十万元购买软件,经民警劝说才恍然大悟。
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封华清表示,DeepSeek是强大的人工智能工具,但应用层面的灰色地带需市场监管部门规范。
“AI选股”热潮利弊并存
近期,“AI选股”热潮兴起。有人借机赚钱,教股民使用DeepSeek研究投资策略或直接提供选股建议;也有股民尝试使用DeepSeek分析选股。
对于DeepSeek推荐股票的行为,律师表示,这更多是公域网络信息搜索后的结果,与荐股有所区别,但客观上存在隐患。目前尚无相关立法规定,无法认定其为荐股行为。然而,DeepSeek的火爆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股民应格外注意防范风险。
张鹏认为,“AI选股”热潮下,股民使用DeepSeek辅助投资股票有利有弊。优势在于提升研究效率和研究范围,弥补中小股民信息不对称的缺陷。但弊端同样存在,DeepSeek的输出基于算法和过往数据,无法预测突发事件或市场情绪,准确性有限。股民若盲目依赖,可能忽视个股基本面和宏观环境,导致分析与投资存在局限性。
张鹏建议,股民使用DeepSeek时应保持理性分析,切忌盲目跟风。监管机构应尽快出台AI在金融领域的规则,明确责任边界,加强打击违规行为。技术创新应提升市场效率,法律和监管需加速适配,确保AI服务于股民权利保护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