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短期调整,科技产业趋势占优
AI导读:
A股市场面临美对华关税威胁升级等海外扰动,短期顺势调整。科技产业趋势短期遭遇低性价比困扰,但中长期有提升空间。两会政策执行和效果观察期将至,关注科技产业趋势及短期催化价值板块。
一、短期顺势调整,多方面问题集中消化:美对华关税威胁升级,A股市场面临新的海外扰动,3月初和4月初将是关键验证时期。国内两会召开在即,政策执行和效果观察期随之而来。科技产业趋势短期遭遇低性价比困扰,但顺势调整为健康之选,等待产业催化再迎反弹。
春节前,A股主要受宏观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春节后,宏观预期未变,Deepseek突破,产业趋势成为主导A股反弹的关键因素。近期,因担忧短期行情性价比的投资者增多,同时国内政策、美对华关税均进入关键验证期,特朗普加码对华关税威胁,市场主要矛盾重回宏观层面,引发顺势调整。
短期内,多方面问题集中消化:1. 3月初和4月初,美对华关税具体实施情况将接受检验,中美博弈将持续扰动市场,不确定性客观存在,资产价格需进行消化。美国关税升级,衰退交易加剧,全球市场普遍调整。2. “两会”召开在即,我们分析已有政策布局以寻找线索。一方面,两会通常延续上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并进一步细化举措,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刺激内需、两重两新、服务消费,两会可能延续;另一方面,会议提及“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且科技领域重要性提升,可关注民营经济、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是否有新布局。会后将是政策执行和效果观察期,更乐观的基本面改善预期需数据验证。3. 科技产业趋势低性价比问题备受关注,顺势调整利于健康发展,等待产业新催化。
二、25H1科技产业趋势占优的判断不变:AI硬件和应用具备产业纵深,A股“含AI量”中长期有提升空间。产业趋势行情中期高点或出现于低性价比位置,短期调整非大级别调整,而是领涨方向切换信号。25H1小盘成长风格占优环境未变,经济持续改善预期难形成,交易性资金主导市场。
短期调整后,我们持续看好25H1科技产业趋势行情。讨论三个中期判断:
1. AI硬件和应用产业纵深广阔。海外AI算力需求从训练芯片向推理芯片过渡,国内则刚进入加速期。海外已经历AI应用热潮冷却,而国内To C端应用尚待爆发。我们开发了A股“含AI量”指标,参考历史经验,产业趋势行情高峰时,相关概念股市值占比可达35-40%,目前仅14%,显示AI产业趋势仍有空间,AI证券化率提升,存量股票市值扩张潜力大。

2. 产业趋势行情中期高点或出现于中期低性价比位置(公募配置高位,隐含ERP低位),短期低性价比触发的调整往往是行情中继。调整前后,领涨细分方向可能发生切换。因此,短期重点是寻找科技产业趋势中的新领涨方向。
3. 25H1小盘成长风格占优环境未变:经济持续改善预期难形成,交易性资金主导市场,科技产业趋势成为共识。
三、调整窗口更看好短期催化价值板块:国际工程承包、房地产、券商,关注两会刺激内需下核心消费,以及一季报窗口长期破净公司的市值管理机会。中期继续看好科技产业趋势,重点关注国内AI算力和应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
短期调整中,价值、高股息板块有相对收益。我们提示,依赖经济持续改善的价值板块股价弹性不足。更看好短期有催化的板块:国际工程承包(俄乌重建)、房地产(3-4月销售改善预期)、券商。核心消费受益于两会内需刺激预期。另外,关注一季报窗口,长期破净公司的市值管理机会。
中期继续看好科技产业趋势,推荐国内AI算力和应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风险,国内经济复苏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申万宏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