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自2025年2月以来,美元指数走低,人民币汇率升值,为中国科技成长核心资产创造有利条件,港股、中概股、A股相关科技板块估值提升。AI核心资产引领中国资产价值重估,DeepSeek等事件持续催化。中国AI核心资产上行空间广阔,具备继续上升空间。重点关注港股核心资产、中国AI核心资产及政策利好行业。

  摘要

  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加速推进,科技引领新篇章:自2025年2月以来,美元指数持续走低,人民币汇率升值,为资金流入中国以AI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核心资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港股、中概股、A股相关科技板块估值提升。同时,M2-M1同比维持高位,民营经济座谈会提振市场信心,Deepseek等事件持续催化,“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加速,“春季躁动”行情持续。

  AI核心资产引领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1)DeepSeek在训练环节的创新优化顺应AI产业发展趋势,全球对中国AI产业投资机会的关注度提升。这可能是短期内A/H股相对于全球股市的重要Alpha线索。关键点在于,DeepSeek展现的科研实力让全球资本重新审视中国科技,尤其是软科技,且低成本推动的应用领域是国内科技公司的主要战场。

  (2)短期内,A股TMT板块可能会迎来类似美股的算力与应用之间的切换,之前跌幅较大、端侧及应用相关、机构持仓较轻的行业更受益,如计算机/传媒等;而之前涨幅较高、机构持仓拥挤、短期逻辑受影响的算力及硬件环节可能出现股价波动,但ASIC可能是个例外,因为它直接受益于AI应用发展加速。

  (3)中长期看,随着应用落地,算力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若算力短期超调,仍具良好配置价值。

  中国AI核心资产上行空间广阔:

  从A股、港股、美股主要指数市盈率历史分位值来看,中国、港股主要指数的估值相较于美股仍有上行空间,创业板指市盈率历史分位值为18.50%,恒生科技指数为57.70%,均低于美国主要股指。多数成长行业PE未触及最高点,具备继续上升空间。

  当前判断中国科技是否有上行空间的重要指标是头部中概股的估值修复空间。对比腾讯及阿里与美国M7中偏软件的四家公司的估值,可见无论是静态市盈率还是动态市盈率,腾讯阿里的估值相较于美股软件巨头仍有较大空间。

  风险提示:股票市场风险、技术面指标失效风险、地缘形势影响风险偏好、历史数据对未来预测性降低、债券市场风险、外汇市场风险、金融期货波动风险、商品期货波动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等。

  有利的外部环境与流动性驱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近期美元指数回落,人民币升值,为A股、港股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美联储降息路径存变数,关税政策可能影响决策。当前M2-M1同比维持高位,叠加海外降息周期和中国稳增长政策加码,流动性环境有望驱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进一步演绎。

  政策层面提振市场信心:

  民营经济座谈会强调民营经济重要地位,要求支持其发展,激发活力和创造力。两次高规格民企座谈会分别举办于2018年11月1日及2025年2月17日,参会企业家所在行业与新质生产力挂钩更为紧密,民营企业或引爆技术奇点。

  科技引领资产价值重估:

  Deepseek发布的万亿参数多模态模型,实现中文语境下语义理解准确率突破92%,展现中国AI创新实力。中国AI叙事和科技崛起两条逻辑叠加强化,助推中国科技行情。本轮科技行情时间短、速度快、幅度大,反映资本市场对2025全年科技的共识。

  AI核心资产上行空间分析:

  从估值、债利差、拥挤度等角度看,中国、港股主要指数的估值相较于美股仍有上行空间,多数成长行业未触及最高点,具备继续上升空间。短期内涨幅过快可能存在调整风险。

  重点推荐:

  AI产业链价值重估未完待续。短期内,A股TMT板块可能迎来算力与应用切换,中长期看算力需求仍有增长空间。重点关注港股核心资产、中国AI核心资产及政策窗口期边际增量政策利好的行业。

(文章来源:长城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