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策略:把握牛市第二波上涨前的调整机遇
AI导读:
文章分析A股策略,认为始于春节前的上涨行情有很大概率发展成牛市第二波上涨,上周的调整主要源于两会前交易性资金季节性减仓和局部交易过热,预计会有2周左右的波动。盈利和增量资金层面显现出更多市场将会向上突破的特征,但还需进一步确认。建议投资者在考验期逢低加仓。
策略观点:可能是向上突破前的最后调整,投资者需关注股市动态,把握牛市第二波上涨机会。
始于春节前的上涨行情,极有可能发展成为牛市第二波上涨。启动初期,受去年高点及季节性因素影响,上周市场出现调整,主要源于两会前交易性资金季节性减仓和局部交易过热(如AH溢价走低、TMT交易占比高),预计波动将持续约2周。美国关税政策并非股市调整的核心矛盾,即便后续有变化,对市场冲击亦有限。1月中旬以来,经济相关板块表现滞后,春季躁动期间的经济预期躁动尚未显现。花旗中国经济意外指数显示,3-4月经济数据往往波动较大,当前经济预期偏谨慎,这种波动反而可能推动市场上涨。盈利和增量资金层面已显现出市场向上突破的特征,社融、PMI、地产二手房销售均有改善,利率反弹,融资余额快速回升并创历史新高。然而,由于季节性和回升力度尚待加强,3月中下旬需进一步确认。
(1)短期波动原因:季节性规律与局部交易过热。A股Q1的季节性规律显著,春节至两会期间尤为关键。随着两会临近,市场胜率略有下降。此外,节后成长股和港股交易热度过高,AH溢价快速下降,TMT交易量占比上升,均表明市场局部过热。

(2)经济和盈利预期躁动未现。美国关税政策非核心矛盾,经济相关板块表现滞后,春季躁动期间的经济预期躁动尚未发生。花旗中国经济意外指数显示,3-4月经济数据波动大,经济预期提升或带动市场上涨。

(3)指数向上突破迹象初现,尚待确认。指数突破2024年10月以来震荡区间上沿需盈利改善或居民资金流入。近期这两点均有改善迹象,但力度尚需加强。经济预期层面,社融、PMI、地产二手房销售改善,汇率和利率上行,源于经济指标企稳。居民资金流入方面,融资余额回升创历史新高,但ETF份额有所下滑,增量资金尚待加强。

(4)A股策略观点:逐渐开启牛市第二波上涨,初期受季节性影响。机构投资者与交易性资金存在分歧,但近期机构投资者情绪回升,盈利空窗期、美国关税政策好于预期等因素推动。建议投资者在考验期逢低加仓。

未来1个月配置建议:港股互联网>钢铁建筑>金融地产。市场风格或转向大盘,建议成长股内部转配港股互联网,价值股关注指数权重(银行)、破净类价值股(钢铁)。

本周A股主要指数全数下跌,钢铁、房地产、食品饮料领涨,通信、传媒、计算机领跌。概念股中,人造肉、乳业、免税店领涨,基因编辑、DRG/DIP、特朗普概念股领跌。

风险因素:房地产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历史规律可能失效。
(文章来源:信达证券)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