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布智能机器人与AI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AI导读:
深圳市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旨在推动智能机器人和AI终端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同时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方案,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3月3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官网公告显示,《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已印发,旨在引领核心技术攻坚突破、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营造最优科技创新生态。2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也发布了《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提出了重点打造的九个品类及多项保障措施。
此外,2日深圳还发布了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三个工作方案,旨在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在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服务方面,将应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营商环境赋能。
《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深圳将在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新增培育估值过百亿企业10家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行动计划重点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AI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鼓励突破具身智能本体控制技术。
在公共服务平台矩阵打造方面,深圳将通过高标准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强化具身智能模型训力支撑等措施,形成更完善的产业生态。同时,深圳还将通过提升规模化制造能力、支持首台(套)应用和爆款产品培育等七项举措,营造最优科技创新生态。
另一份《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则提出,到2026年,深圳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万亿元,集聚不少于10家现象级人工智能终端企业。深圳市将在2025年至2026年重点打造人工智能手机、大模型一体机等九种品类,并加快发展端侧大模型、提升人工智能终端基础软硬件水平等九项重点任务。
此外,深圳发布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将突出以人工智能赋能服务创新,构建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服务体系。新方案将推出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平台,集成多项功能,助力企业高效反馈问题并得到及时解决。同时,深圳还将发布一系列“创业大礼包”,为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服务。
在支持企业国际化布局方面,深圳将加强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对接,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0亿元以上。同时,深圳将持续优化完善深港通等机制,引导境外基金开展战略性股权投资合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