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田轩建议:加大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打击力度
AI导读:
全国人大代表田轩提出,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问题严重,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加强监管协同,建立分层追责制度,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共同打击违法行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胡萌)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针对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问题,提出了一份加强打击力度的建议。
田轩指出,我国资本市场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已成为阻碍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尽管监管部门持续加大打击力度,但这类案件依然频发,严重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
为此,他建议,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显著提升违法成本。例如,将欺诈发行纳入“金融诈骗罪”,并考虑将最高刑罚提升至无期徒刑;同时,提高证券欺诈的最高刑期至20年,并大幅增加罚金,引入民事赔偿机制,确保违法者承担严重后果。此外,还需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此类行为的量刑条款,明确区分主从犯,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主犯”实施更为严厉的处罚,对中层管理人员适度从宽,同时将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及个人纳入量刑考量。
田轩还建议优化监管架构,加强监管协同,建立多层次追责体系,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并加强国际间的监管合作,共同打击跨境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行为。
(文章来源:新京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