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智能终端,大力推动行业发展
AI导读: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正成为汽车行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标志着汽车产业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政策助力,车企加速布局,智能驾驶渐入普及期,同时政策提高准入门槛,强化监管,加速提质。
从“巩固扩大”到“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正成为汽车行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连续两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定位为“新一代智能终端”,这标志着汽车产业正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
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连续两年被政府工作报告提及。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而2025年,则强调“大力发展”,这显示出国家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高度重视。
智能终端战略推动多领域技术深度融合,L4级自动驾驶、车联网(V2X)、AI算力(≥500TOPS芯片)及车云一体化架构成为核心突破方向。崔东树认为,通过国产芯片、云计算等产业链协同,汽车正成为连接人、车、路的智能终端载体。
“智能终端”成热词
近年来,汽车产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行业加速融合,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智能空间,正加速与消费电子产业生态进行融合。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交的建议中,便涉及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等。
雷军表示,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正加速融合,但目前充电桩、车载硬件、辅助智能终端等领域仍存在发展空间,亟须构建统一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整车企业需以技术自研与生态共建双轮驱动转型。”崔东树认为,车企需加速L3/L4级自动驾驶系统、车规级操作系统及固态电池的研发应用。
智能驾驶渐入普及期
随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智能终端”的竞争升级,车企已进一步完成从硬件到软件技术的升级。2024年,多家车企都在布局“端到端”智能驾驶的应用。
崔东树认为,车企短期聚焦L3量产与基础车联网建设,长期目标为2035年前达成完全自动驾驶并主导全球标准。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在《汽车智能化发展报告(2024)智驾篇》中提到,高阶智驾已迈过“尝鲜期”,正向主流价格区间普及。
2025年以来,多家车企提出“智驾平权”的相关计划,让智驾系统上车更多车型。吉利汽车发布了统一智驾解决方案“千里浩瀚”,规划了五大层级智驾方案。
提门槛强监管加速提质
政府工作报告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指明发展方向的同时,相关政策也为其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的《通知》,旨在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技术性能,规范营销宣传。
《通知》全面提高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门槛,明确汽车生产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强对产品准入和召回的管理,规范OTA升级活动。同时,深化汽车安全沙盒监管机制,健全事件事故报告与研判机制。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通知》的出台旨在为行业提供清晰、透明且可预期的制度规范,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