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澎湃新闻搜集10家券商观点,分析A股3月中旬行情。大部分券商认为,随着国内政策传递积极信号,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持续回升,科技成长板块在政策支持和产业趋势共振下仍为主线。

市场整体出现反弹走势后,进入3月中旬,A股行情将如何演绎?澎湃新闻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随着国内政策传递积极信号,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持续回升。科技成长板块在政策支持和产业趋势共振下,依然为主线。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中期来看,需求回稳、供给收缩带来的盈利改善、资金流入等环境未变,资本市场改革红利将持续。中国资产信心重估的中期趋势预计将延续。

光大证券称,随着市场赚钱效应提升,人民币汇率外部压力缓解,多因素叠加有望吸引增量资金持续流入,推动市场估值抬升。A股市场春季行情或将持续。

配置方面,多家券商一致认为,科技成长仍为主线。申万宏源证券指出,科技强则市场强,产业趋势是共识,短期国内AI仍在催化,科技成长短期动量延续。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中期“AI+”仍是主线,已转入景气验证阶段,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和投资价值。

银河证券建议投资者维持中等偏高仓位,A股更多由活跃资金驱动,短期建议以轮动视角看A股,高抛低吸是短期有效的操作方式。

中信证券:A股传统核心资产出清加速

本轮春季躁动中,港股走牛、A股震荡,两地市场分化。约60%公募资管产品不具备港股通权限,业绩分化和赛马机制驱动配置型持仓加速从A股转向港股。

从策略范式看,过去三年宏观波动大,杠铃策略有效;今年政策方向清晰,宏观波动降低,产业景气驱动思路接棒杠铃策略。

展望后市,端侧AI和高能量密度电池是A股独占性产业主题,二季度有望迎来密集催化。A股传统核心资产出清加速,随着经济修复,有望出现经营拐点。

中信建投证券:关注景气与价格改善方向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符合预期,经济增长目标稳健,政策基调积极,科技创新、供给优化、内需消费迎来政策暖风。

港股短期可能波动加大,中期有业绩和资金支撑。AI产业进展和变化推动港股互联网板块盈利预测上修,业绩兑现有望接力估值提升。

资金层面,南向资金净流入近3000亿元,港股通持股占比上升,显示海外资金未大举入场。若AI产业东方叙事继续验证,港股有望获资金青睐。

配置方面,科技主线之外,关注景气改善与价格上涨预期方向。中期来看,科技成长板块仍为主线,部分商品尤其是金属品种价格走强,验证真实产业景气进展的方向值得关注。

银河证券:短期以轮动视角看A股

上周A、H市场走出韧性,港股表现更强。展望后市,国内政策方向明确,海外资金重新定价中国资产进程继续。A股短期困局来自资金结构,新主线方向出现可能性低。

操作层面,建议维持中等偏高仓位,A股更多由活跃资金驱动,短期建议以轮动视角看A股。科技领域关注国产算力方向,非科技方向关注估值洼地的顺周期方向。

国泰君安证券:震荡延续

展望后市,不确定因素增多,股市震荡开始。政策短期难快速调整,投资者风险承担意愿下降,股指震荡延续。

2025年股市最大动力来自无风险利率下降后增量资金入市。长期债券利率“破2”后,居民对股票与权益兴趣改观。

配置方面,预期建立方向在科技,投资主战场是结构性的。股市震荡科技也会调整,预计科技指数不出新低。

申万宏源证券:科技成长为市场结构主线

两会政策布局确认资本市场定位提升,全面支持科技创新成共识。科技强则市场强,短期国内AI仍在催化,科技成长短期动量延续。

配置方面,继续推荐科技产业趋势方向,如AI算力和应用、人形机器人等。港股互联网为本轮AI行情龙头。

海通证券:春季行情或步入后半程

当前科技创新取得突破,为基本面注入新动能。两会明确稳增长力度及方向,科技产业政策点燃市场热情。

对比历史,本轮春季行情或步入后半程。AI+赋能的科技板块是中期主线,中国科技“七巨头”概念崛起。

此外,中高端制造景气有望延续,消费医药、地产等板块应重视。

招商证券:科技是市场主线

2024年科创板盈利承压,但政策对国产替代、数字经济等支持力度加码,科创板业绩有望低位修复。

中长期看,科技是市场主线。AI领域突破引发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重新思考。行业选择方面,重点关注AI+部分景气持续领域及消费领域边际改善。

光大证券:春季行情或将持续

政策传递积极信号,春季行情或将持续,关注科技消费双主线。当前政策聚焦科技消费,未来A股春季行情有望出现双主线行情。

市场风格或在成长及均衡间轮动,成长和泛消费两条主线值得关注。细分行业方面,关注证券、工业金属(/电解)、软件开发(AI)等。

中银证券:泛科技资产重估进行时

市场进入基本面验证窗口期,泛科技资产重估进行时。国内弱复苏预期延续,两会宏观政策有望提振市场盈利预期。

估值比价角度,A股具有较强吸引力。结合中美基本面及科技产业发展趋势,中国资产估值修复趋势不改。

中泰证券:市场波动或加大

两会后,伴随经济数据落地,市场波动或加大。建议重点关注债券、红利等防御类资产,和黄金、有色、军工等安全类资产。

对于高杠杆资金推动的中小市值科技板块,保持适度谨慎。坚定布局科技产业主线:恒生科技板块中的互联网、算力等港股龙头方向。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