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两会期间,民政、人社、住建、卫健委等部门负责人就民政救助、就业保障、住房建设、卫生健康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涉及低收入人口救助、困境儿童福利、养老服务改革、新就业形态人员保障、房地产市场稳定等内容。

3月9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邀请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就民政、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卫生健康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要点如下:

民政部: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帮扶,强化常态化救助帮扶,出台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同时,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运用大数据比对等方式,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帮扶。

民政部:将重点推进出台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的政策措施,健全儿童福利体系,做好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养育保障,推动儿童福利机构“开门办院”,并健全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民政部:202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对加快建设适合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作出顶层设计。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主要内容及措施,包括加快健全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体系、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服务形态、按照兜底、普惠、市场分类推进养老机构改革、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机制,以及强调养老规划、财政支持等五方面要素保障措施。

民政部:民政工作要顺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变化,推进“四个转变”,包括保障对象从特定群体向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转变,服务内容从物质保障为主向物质救助、社会服务和精神关爱兼顾转变,要素保障从主要依靠政府向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发挥市场、社会等多方力量作用转变,手段方式从传统服务方式向数智化、标准化方式转变。

人社部:将适应就业方式变化,研究完善参保缴费办法,将更多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企业职工社保制度。同时,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准备将试点省份增至17个。

人社部:今年将稳步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月再提高20元,涉及1.8亿城乡老年居民。同时,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涉及1.4亿多退休人员。

人社部:2024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7亿人、2.5亿人、3亿人。平台从业人员参保人数已超过1000万人。

人社部:今年就业市场开局良好,随着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为稳定和扩大就业奠定坚实基础。人社部将强化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推动工资分配向生产一线和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倾斜。

人社部:今年将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出台新一轮支持政策,稳定招聘规模,扩大基层项目人员数量,实施百万就业见习计划。

住建部:将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住宅层高标准将调整为不低于3米。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市开展城市体检,将符合条件的房地产项目全部纳入“白名单”,提供有力的融资支持。

住建部:去年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实现正增长,今年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止跌回稳”势头。从2019年以来,全国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

国家卫健委:90%以上村卫生室已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2024年,中国居民期望寿命已达到79岁,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今年5月1日前,将推动全国统一使用12356心理援助热线。

(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