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券商频发“牛市”研报,牛市行情是否已到来?
AI导读:
截至3月10日,多家券商发布15份“牛市”观点研报,包括华创证券、信达证券等。卖方研究基于多维度分析,牛市判断或精准洞察市场趋势。但券商“牛市”研报涌现并非市场“反指”,市场或迎来一轮持续牛市行情。
抛开当前是不是牛市先不谈,券商研报的“牛市”已经到来。截至3月10日,进入3月后的短短10个自然日,标题涉及“牛市”的券商股市研报数量已飙升至15份之多。发布这些“牛市”观点研报的券商多达11家,包括华创证券、信达证券、中信证券、国盛证券、浙商证券、天风证券、广发证券等券商。
一直以来,市场中存在一种观点,即当券商研报频繁提及“牛市”时,往往预示着市场即将进入调整期,即所谓的市场“反指”。当然,高频发布的“牛市”研报不能与市场“反指”划等号。卖方研究基于对宏观经济、政策导向、资金流向等多维度深入分析,做出的牛市判断,有较大可能是对市场真实趋势的精准洞察。特别是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各路资金踊跃流入的有利环境下,市场存在开启一轮持久牛市行情的可能性。
“牛市”研报频出,步入3月,券商发布的“牛市”研报不仅数量可观,标题更是独具匠心、吸睛十足。华创证券以“牛市上半场”为研报标题,传递出对当下市场阶段的判断;中信证券抛出“牛市的烦恼”,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与探讨;中泰证券则聚焦热门赛道,发出“本轮科技行情是否会复刻2015年科技牛市?”的疑问;浙商证券坚定表示“再论科创板,尚处牛市起点”。
当前市场又被认为处于牛市的何种阶段呢?华创证券在研报中提到,牛市上半场躁动正酣,明确2025年牛市行情,上半场金融再通胀,剩余流动性充裕助推小盘成长风格占优。信达证券认为,近期港股上涨,说明机构资金加仓意愿持续回升,是牛市初期转入牛市中期的标志。
头部券商论“牛市的烦恼”,众多“牛市”研报中,中信证券发布的《牛市的烦恼》研报成功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该研报指出在本轮春季躁动行情中,投资者普遍面临两大烦恼。一是港股走牛、A股震荡,两地市场的分化造成机构产品业绩分化;二是国内宏观波动在降低,市场从三年宏观大年步入宏观小年,原有应对剧烈宏观波动的杠铃型策略很难在市场快速上涨时完成调仓。
对于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当前局面,中信证券认为,端侧AI和高能量密度电池是A股相对具有独占性的产业主题,且预计二季度将会迎来密集催化;A股传统核心资产出清在加速,未来会随着经济修复陆续有望出现经营拐点,同时预计部分计划两地上市的龙头企业会随着港股上市落地而行情启动。
在市场投资领域,券商“牛市”标题研报涌现,并非市场走势的“反向指标”。出于迎合市场乐观情绪考量,卖方研究机构在市场上行阶段,倾向于发布大量以“牛市”为主题或内容看多的研报。但是,却不能绝对地将券商“牛市”标题研报数量的多寡,直接作为判断市场走势的“反指”依据。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政策端持续释放积极信号,资金面呈现出持续流入的态势,市场完全有可能摆脱过去的震荡格局,迎来一轮持续的牛市行情。
目前看,市场情绪没那么悲观,交易活跃度也在,如果单看宽基指数,近两周有一些徘徊,但结构主线明晰,后续一看两会政策的落地情况,二看四月份公布的业绩。一家头部券商策略首席分析师称。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