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战略加速推进:两会聚焦教育质量提升
AI导读:
教育强国战略正在加速推进,今年两会教育话题热度更高。教育部承办大量建议提案,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对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部署,强调家校社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等,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教育长期是全国两会上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今年教育的话题热度更高了。教育强国战略正在加速推进,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旨在通过教育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形成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2024年教育部共承办全国两会建议提案2657件,数量在教育系统内仅次于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其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为代表委员最为关注的三大领域。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系统部署,教育部将贯彻落实新颁布的学前教育法,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加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守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副校长赵玉芳指出,青少年处于身心快速发展期,面临复杂的身心发展协同挑战,身心健康一体教育势在必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赵玉芳建议,基于身心一体健康理念,扩展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加入包括身体发育、身体健康、身心相互作用在内的青少年身心一体健康教育。同时,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校社协同育人。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马嘉宾介绍,教育部已召开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推进会,提出要聚焦“小胖墩”“小眼镜”和心理健康等突出问题,打造守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联体”。
此外,学前教育法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马嘉宾表示,学前教育立法历经10多年,旨在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公平受教育机会。
政府工作报告还首次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回应民生关切,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指出,要根据地方财政状况和实际需求逐步展开。
在职业教育方面,面对技能人才短缺挑战,全国政协委员、白云电器董事长胡德兆建议,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联合院校共建产业学院,设立技术研发中心,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智介绍,教育部正联合有关地方和部门,持续健全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打造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在高等教育领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学指出,我国在MD+PhD双博士学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建议优化导师队伍建设与评价体系,聚焦学科交叉和“新医科”建设。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介绍,教育部正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组织模式、机制、高校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