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调整引发跨境ETF震荡,机构策略分歧加大
AI导读:
美股“黑色星期一”导致众多重仓美股的基金损失惨重,跨境ETF霸屏跌幅榜。机构投资者在持仓策略上出现分歧,美股回调原因及未来行情成为焦点。全球资金流动正悄然变化,港股科技公司提供了较好的投资机会。
“黑色星期一”让众多重仓持有美股的基金损失惨重,相关跨境ETF霸屏跌幅榜。3月11日收盘时,18只跌幅超过2.8%的ETF均为跨境产品,其中16只主要投资于美股。
近期,美股的持续调整引发了机构投资者在持仓策略上的分歧。部分基金经理认为,下跌时不会过度减仓,甚至可能考虑在跌幅较大时加仓;但也有观点认为,若继续下跌,可能需要调整或减少仓位以降低风险。
长城基金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曲少杰指出,过去两年,美股科技股呈现抱团趋势,目前仍处于健康增长轨道,未来走势将取决于特朗普的减税政策、AI发展及美国经济状况。
美股产品霸屏跌幅榜
当地时间10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指数分别下跌2.08%、2.7%,纳斯达克指数更是暴跌4%,创下自2022年9月中旬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科技板块成为重灾区,“美股七姐妹”平均跌幅达5.71%,市值一夜之间蒸发7587亿美元。
这场风暴迅速传导至国内跨境市场,11日,跨境ETF开盘即占据跌幅榜前列,尤其是重仓美国市场的产品。18只跌幅超过2.8%的ETF均为跨境产品,其中16只主投美股,包括12只纳斯达克100ETF。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指数近一个月下跌均超10%,导致此前业绩上涨的跨境产品出现大幅回撤,近一个月累计下跌超过10%的跨境ETF有25只。
随着海外市场连续重挫,跨境ETF的高溢价现象迅速消失。截至11日收盘,溢价率在3%以上的跨境ETF已从上月同期的20余只降至5只。
市场调整背后
美股回调的原因及未来行情成为市场焦点。有基金经理认为,美股回调主要受美国经济数据疲软、特朗普言论、AI垄断格局被打破等因素影响。Deepseek的崛起也引发了市场对中美科技股相对估值的重新评估。
关税也成为近期美国投资者关注的问题之一。当前美股受消息驱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反复无常,导致市场波动加剧。此外,本周末美国政府面临停摆风险,以及即将公布的更多关税政策,也可能加剧市场紧张情绪。
“短期内美股可能继续震荡,但长期来看,美股表现将更多依赖于持续的盈利增长。”博时基金表示。
策略分歧加大
此次调整后,机构投资者对美股的后续策略分歧加大。部分基金经理认为应保持合理仓位,在美股下跌时甚至考虑加仓;但也有观点认为,若美股持续下跌,可能需要调整或减少仓位。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资金流动正悄然变化。近期美股资金流入放缓,而日本与发达欧洲流入加速,新兴市场转为流入。内地资金也发现了港股科技公司与美股科技公司的相似之处,港股科技公司提供了较好的投资机会。
多家国际投行上调了中国多只股票的目标价,显示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外资或正阶段性回流并参与本轮中国资产重估,股市呈现“东升西落”的趋势。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