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AI谣言在资本市场肆虐,多家上市公司深受其害。造谣者利用AI技术制造传播谣言,成本低廉,数量猛增。投资者需提高辨别能力,避免盲目依赖AI。多方已开始行动,加强对AI谣言的治理和监管,确保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近日,“有顶流明星在澳门输了10亿元”的传言风靡网络,频频登上热搜。3月14日,公安部网安局辟谣:这则消息是一网民使用软件“某书”中AI智慧生成功能生成的谣言。随着生成式AI技术快速发展,造谣成本降低,AI谣言数量猛增,逐渐形成“谣言—AI引用—更多谣言”的黑色链条,大量上市公司深受其害。

多家公司被“AI谣言”击中,造谣者利用AI软件合成不实图文上网传播,目的多为提升自媒体账号知名度、博取流量。例如,去年11月份,有人冒充比亚迪员工,称比亚迪要和蔚来合作成立新公司,后被证实为谣言。今年春节期间,一批“马甲”账号通过散布某上市公司入股某AI大模型等谣言,误导投资者。这些行为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秩序,已有网民因此被公安机关依法处罚。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教授郑彧表示,AI生成的信息真假难辨,且无法溯源,易误导投资者决策判断。某大型投资机构量化团队相关负责人指出,虚假信息可能加剧市场波动,损害投资者权益,削弱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信任,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对AI信息,投资者需长上“火眼金睛”。今年以来,越来越多年轻投资者向AI寻求资产配置建议。但问卷调查显示,只有不到两成的投资者认为AI提供的信息准确。超过六成的投资者不会相信AI的荐股信息。除了直接向AI软件寻求帮助外,量化交易利用AI大模型进行投资也可能受影响。

基金管理人需提高辨别能力,识别和分析AI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对于投资者而言,应优先选择权威、可信的信息来源,通过多源信息交叉验证,关注信息的逻辑一致性,加强对AI技术的学习,避免盲目依赖AI问答结果。

近期,多方已开始行动,加强对AI谣言的治理和监管。微博表示将对未标识的“AI谣言”及时展开治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规范AI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为减少AI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建议明确AI大模型在投资决策中的使用范围和边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严格的语料审核机制,防止虚假信息污染模型;加强对AI模型的动态监控;关注市场操纵行为;确保向客户提供分析意见或建议的主体具有业务资质。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