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巨震后走势分析
AI导读:
本周中国股市经历巨震,沪指、深指、创指跌幅均超3%,成交量创34年新高。本文分析股市行情是否结束及未来走势,从技术指标、ETF表现、基本面趋势等方面展开探讨。
本周,中国股市经历了从极度兴奋到剧烈震荡的戏剧性变化,沪指、深指、创指跌幅均超过3%,两市成交量高达10万亿元,创下了34年来的新高。
面对这一波动,本文旨在探讨两个问题:股市行情是否已经结束?未来市场将如何演绎?
从技术指标分析,当前股市主要指数及行情启动的主要板块仍处于“黄金分割线”0.382的位置,尚未跌破更为关键的0.5水平。
本轮行情的另一显著特点是ETF等宽基产品表现抢眼。沪深300ETF、上证50ETF、创业板ETF及科创50ETF等宽基产品自9月23日以来的涨幅分别高达21.47%、20.28%、36.6%及40.27%,换手率也颇为可观。
然而,股市的涨跌终究要回归基本面。中长期来看,政策面、基本面及其引发的资金面仍是决定股市走势的关键因素。
当前,基本面趋势可从三个维度观察:GDP与消费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及民间投资增长、上市公司三季报数据。GDP增长稳定,但消费增长持续落后于GDP,显示出消费市场的疲软。固定资产投资虽有增长,但民间投资增长乏力,显示出市场信心的不足。上市公司中期业绩已呈现好转迹象,若三季报能继续向好,则将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六财政部关于消费的新闻发布会备受市场关注,市场期待政策能推出更多措施激活消费。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